定力对决耐心 中美谋定而后动
白宫发言人表示,将以「战略耐心」处理两国关系,对照大陆常提的「战略定力」,两者异曲同工。图为美国总统拜登。(中新社)
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将近一周,终于对美中关系表态,白宫发言人表示,将以「战略耐心」处理两国关系,对照大陆常提的「战略定力」,两者异曲同工。全球两大强国过招,谋定而后动,没做好万全准备,皆不轻易出手。
先看美国,一般认为拜登会「先内后外」,以防疫、经济发展、族群团结等三大任务的内政为优先,接着才有余裕处理重大外交任务,因此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签署17项行政命令,其中许多就与防疫政策有关。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内政与外交工作环环相扣,拜登的理想节奏是:疫情hold住、盟国稳住,才有筹码和底气与中国重新谈判。因此白宫除了提出「战略耐心」之外,也表示将先与国会两党及国际盟友共同商议对华政策。
观察拜登上任首周,先后通话了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法国等领导人,这4国无疑是美国最密切的盟友;同时,美国新任防长奥斯汀23日也分别与日本和韩国的防长通话,确认美国与日韩的同盟。
再看中国,拜登上任后这一周,中国外交系统的发言,明显将川普与拜登区隔对待,对川普极尽批判、嘲讽之能事,并制裁了川普时代国务卿蓬佩奥等28位前朝官员;对拜登则处处留余地,不断喊话希望两国能重回正轨,还希望拜登政府能吸取川普时代对华错误政策的教训,客观理性看待中美关系。
在外交工作上,尽管中美尚未直接对垒,但中国也同样鸭子划水。这一周中国外长王毅与多国外长密集通话,包括哈萨克、巴基斯坦、乌克兰、丹麦、波兰等国,上述国家皆不是美国的传统盟邦,也只有巴基斯坦与中国是「铁哥们」。
中国选择从中亚、东欧、北欧入手,而非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避免像是在针对美国。通话中几度提及「中欧合作」,在与哈萨克外长通话时,王毅还批评美方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恶意攻击抹黑中国,呼吁哈方共同反对霸凌主义。
习近平1月11日在一场会议上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如今的中美关系,一动不如一静,双方皆在蓄积能量、累积筹码,毕竟高手过招,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