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倒7萬家 當年紙醉金迷的KTV為什麼不香了?
后疫情时代,KTV产业没有等来报复性消费,而是愈来愈稀少的客流,愈来愈保守的消费力。(路透资料照片)
90年代,KTV品牌先后崛起,钱柜、K歌之王、纯K、温莎、唱吧、魅KTV、星聚会等大大小小的KTV,在中国各大城市遍地开花,想进店消费的年轻人都需要排队等待。然而,到了2024年,KTV门市数量却断崖式下跌,到底原因是什么?
在西安一家商场的迷你KTV内,一名女孩在点歌。(新华社资料照片)
澎湃新闻近日刊登Tech星球文章指出,90年代,KTV产业进入黄金时代,中国KTV门市数量甚至一度突破12万家。不过,到了今年,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现存KTV门市数量已不足5万家。自2015年至今,9年时间减少了7万多家。
当年KTV生意有多火爆,如今生意就有多惨淡。春节动工后的一个工作日下午,位于北京寸土寸金的国贸地段的KTV「纯K」门市,整整五层中,一层KTV包厢都是空房,不见一个消费者。国贸纯K店工作人员向Tech星球表示,KTV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疫期过了 却一年不如一年
后疫情时代,KTV产业没有等来报复性消费,而是愈来愈稀少的客流,愈来愈保守的消费力,以及门市关店潮。
春节假期通常是KTV产业的客流高峰期,然而,KTV在假期的存在感愈来愈弱。
以往假期,时间充裕的年轻人们扎堆去KTV娱乐休闲,社交聚会。但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各大KTV都没迎来想像中的报复性消费。
2月27日前后,Tech星球曾造访了不少KTV。国贸温莎KTV门市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是淡季,春节假期客流量也不多,100个包厢根本坐不满。生意还不如去年「十一」期间。纯K门市工作人员也表示,生意不太好,一年不如一年,现在生意甚至不如疫情期间。
纯K国贸店两层楼共50个包厢,负责人透露,疫情期间,很多人因为担心回家过年再返京时可能被隔离,所以都选择就地过年,娱乐方式有限,很多人便会去KTV唱歌。因此,他们门市上房率差不多能达到70%。但今年春节,各行各业重新回归正常轨道。大多数人选择了回乡过年,或是外出旅游,加上各地灯会、庙会等户外活动举行,分流了室内KTV市场。
市民进出钱柜北京朝外店所在的写字楼。(中新社资料照片)
消费衰退 榜一大哥消失
而且,消费力也变得保守。过去,KTV消费最能体现「纸醉金迷、挥金如土」的富人娱乐方式,富二代们一晚一掷千金,消费数十万甚至百万的新闻屡见不鲜。纯K负责人讲,过去一个KTV包厢客人一晚消费能达到2-3万元(人民币,下同),每天都有一批这样的顾客。但现在,一个月可能只有一、两批这样的客户。消费力减弱,业绩自然上不去。负责人表示,业绩通常倚仗几间房,大部分包间客人消费低,像XO这些名酒都不太会点。
KTV产业的「榜一」大哥消失,KTV门市生意自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退。
同样见证KTV产业衰退的还有从业人员刘文。他大约在2017年入行,先后在纯k、M-one等多个KTV品牌公司工作。差不多去过所有知名的KTV门市,了解各家KTV品牌风格,目前他在朝阳某商场KTV当店长。
一个平日晚8时,夜间K歌黄金时段,刘文所在的朝阳某商圈KTV店内依然门庭冷落。大大小小18个包厢,只有三个包厢有客人,其他15个包厢都是空房,空房率超过80%。
这样稀少的客流让刘文时不时怀念以前业界高光时刻。据他回忆,以前好的时候,纯k天天是满房,即便是周一工作日,也能满房。周六日更是排队高峰,大厅等候区常人满为患。纯k属于大型KTV,通常是80-100间房,其他中型KTV一般是50-60间,小型10-20包房左右。纯k工体店,挨着一条酒吧街,生意非常火爆,也是最赚钱的门市之一,100间房,一晚营业额能达到60-70万。
现在,大型KTV大概一半包厢都满不了房。纯K工体店有100间房,曾经是最赚钱的门市。刘文称,「现在,周一的晚上连10万都卖不到,平均一间房产出价值不到1000元。」最赚钱的门店沦落至「天天赔钱」,而此前一晚营业额最高能达到60-70万。
去KTV自备酒水的人很多,所以KTV酒水也不再好卖。(取材自微博)
酒水难卖 用户储值凋零
KTV产业,酒水、用户储值是两大收入来源。只有储值才有第二次复购,但现在储值的人变少,有钱的顾客不再续费。加上允许消费者自备酒水,去KTV自备酒水的人很多,所以KTV酒水也不再好卖。
售价高也是KTV生意不好做的原因之一。刘文称,现在大众评论上的价格都是透明的,酒水价格也是透明的。1644啤酒,外市卖10元一瓶,KTV门市卖38元一瓶。差价如此之大,在允许自备酒水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更愿意选择自备酒水。
4188元的奢靡总统套餐,「几乎卖不动」,一个月也卖不出去几套。
南方k歌仍旺 卷到火锅上桌
南方市场受众需求比较旺盛,KTV氛围比较浓厚,门市选址在办公室附近,距离比较近,大家下班了就可以去。而且南方市场KTV消费属于大额消费,刘文称,那边喝啤酒都是高端一点的,像1644,比38元一瓶卖得更贵也有人消费。此外,喝洋酒的人也比较多。酒水是KTV重要的获利点之一,所以深圳店获利情况便很好。
粤川湘 KTV数量居前
数据印证了这种南北差异。天眼查数据显示,从KTV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四川、湖南,三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1万4800余家、3600余家、2100余家。
不营利的门市都一样,业内有两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一年如果无法回本,便意味着不太好赚到钱。前三年为黄金窗口期,前三年如果KTV不获利,之后便呈现边际递减效应,五年以后就没什么生意了。
刘文现在所在的店有18个包厢,开店投入将近400万,开业一年多,每月营业额在45-50万左右,去掉租金、员工成本、水电费、歌曲版权费、酒水成本,目前还没回本,「回本估计得一年半到两年」。
2023年,疫情结束后的第一年,线下演出火爆,音乐节、明星演唱会扎堆、citywalk出圈,旅游热情高涨,这些跨行业竞争对手的繁荣无形中又分流了KTV原本已经缩水的市场。
产业内部,KTV品牌之间也是各种明争暗斗,内卷特别严重。
首先是形式上,现在很多KTV为了提高溢价,增加餐点已经成为门市标配。南方城市KTV甚至配上了火锅,用户可以一边吃火锅一边唱k。刘文的老板为了打出差异化,新门市原本规划是走高级西餐路线,门店外拉个帐篷做露营餐吧,提供新鲜战斧牛排,一个300多块,还有偏西式的大肉串。但实际经营起来,发现之前设想的太过美好。300多元一块的战斧牛排,高端客很少,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
2000年前后,是KTV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取材自澎湃新闻)
上门顾客 多从线上下单
其次是价格方面,玩家们不得不被动加入价格战。现在KTV核心获客方式之一是线上频道,其中90%客流来自美团大众点评。刘文称,门市假如一天60单客人,可能只有5单是现场客人,其他都从线上团购下单过来的。线上消费愈来愈多,门市不得不重视线上通路。所以可以看到,美团大众点评以及抖音上的KTV商家都在推出优惠团购套餐。
有些定价特别低,平均下来唱歌一小时可能只要20-30元左右。包夜价格也不断拉低底线,「一间房包夜套餐128元,比饭店一间包厢价格还低。」过去包夜价格一晚在200-300元,现在也是腰斩,打了将近五折。即便商家已经将价格击穿至底价,KTV包厢依然满不了员,后半夜几乎没人。
通路竞争也很激烈,KTV业内人士静文向Tech星球表示,大部分KTV更偏向于入驻大城市购物中心,但购物中心位置有限,所以这就涉及到了渠道竞争,大家都在利用自己手里的资源拿下黄金位置。此外,还有人才竞争,宣传引流曝光方面抄袭竞争。「去年我们去跟音乐节联动,包括跟明星艺人做联名宣发,跨行业资源宣发,大家会出现争抢资源的局面」。
小品牌生存空间压缩
疫情之后加上业界内卷,小品牌生存空间便愈来愈小。静文称,KTV产业趋势较明显的一点是,两极化严重,小品牌在疫情后倒闭,市场更集中在头部连锁品牌。
2024年,在中国的KTV门店数量遭遇断崖式下降。(取材自澎湃新闻)
而且,KTV投资成本也愈来愈轻量,之前传统模式KTV一般在上千万的投资,现在投资量级可能减少至400-600万元,以200-250万元走上精品化路线。
总的来看,KTV产业虽然一直被外界唱衰,倒闭也在真实上演,但眼下不太会消失,只是赚钱的难度无疑将会愈来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