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鐵從林業到觀光 形塑嘉市不同年代樣貌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嘉义分署副分署长李定忠说,小时候(1970年代)被称为「木材街」的林森路木材工厂林立,但目前已很难看到。中央社
阿里山林业铁路日治时期1912年通车后,嘉义市区木材工场林立,吸引周遭县市民众聚居,开启嘉义市繁华乐章,而林业没落后,林业资产转化成观光亮点,再度带给嘉义人希望。
根据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出版的「桧意山林:阿里山林业百年的故事」描述,日治时代由于木材买卖集散,为嘉义市创造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更是台湾大都市之一。
从日治时期到1970年代,工商繁荣带动特种行业酒家应运而生,电影「车顶上的玄天上帝」也呈现这些情景;当时富人还有「包二奶」风气,甚至有住满小三的「细姨仔街」。
世居嘉义市白川町的蔡姓民众告诉中央社记者,祖父当时做生意赚不少钱,常光顾酒家,也学起开木材行的富商娶「细姨」。
木材业繁盛吸引大量外地就业人口,在嘉义后火车站一带形成新聚落,嘉义市民统称那一带为「北港车头」,群聚来自澎湖、东石、北港、水林与口湖等沿海地区移工。
嘉义市民黄贤从说,他父亲就是从云林县水林乡移居嘉义讨生活,很多嘉义市民父辈、祖辈都是来自云林沿海,那时大量阿里山木材透过林铁运下山,需大量工人拉木材、锯木材。
不过,当阿里山林木几乎砍光后,嘉义市持续半世纪的繁荣也步入尾声;80岁旗袍师傅李清江说,10几岁当学徒时,嘉义市中心20几家旗袍店,现在只剩他还在做;李清江儿子李建忠说,嘉义市电影院曾超过10家,大光明与国际戏院等都消失了,还好近年陆续新开3间戏院,嘉义人看电影还不至于跑到台中市或台南市。
嘉义市北社尾出身的国立故宫博物院长萧宗煌2021年说,求学时骑脚踏车沿林森路上学,整条路都是木头香,但森林资源有限,木业没落后,嘉义市木都之名被遗忘。
林保署嘉义分署副分署长李定忠表示,他是土生土长嘉义人,小时候「木材街」林森路木材工厂林立,现在几乎见不到木材行,只因阿里山原始林木几乎砍伐殆尽,而1991年台湾宣告全面禁伐天然林后,政府目标是保护森林、维护生态,而林业活动在嘉义市形成林业村聚落,留下丰富林业文化遗产。
2018年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阿里山林业铁路及文化资产管理处成立后,接管林铁管理与营运,在嘉义市规划阿里山林业村、桧意森活村、车库园区与北门车站,形成群聚观光亮点。嘉义市政府观光新闻处长张婉芬说,桧意森活村1年就吸引了200万、300万观光人潮。
阿里山林铁将全线通车,虽不像往昔载原木下山,但市民期待列车载满观光客穿梭嘉义市与阿里山,再次带动嘉义市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