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独搅混两岸一池春水

(本报系资料照片)

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甫在大陆抛出「反独促统」,对岸官媒又批评国民党籍立委林为洲、陈以信「暗独」。虽然这看似个人之举,但北京对「台独」的定义改变也是事实,两岸要再有最大公约数出现,并不容易。

过去北京默许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只要台湾在法理上承认一个中国,就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九二共识」以此为基础,两岸承认在法理上同属一国,即便对于「这一国是哪一国」有不同定义,但不影响彼此之间的互惠交流。

以两岸量体的差距,「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北京是有让步,两岸关系稳定一段时期,直到太阳花学运让北京有「真心换绝情」之感。马英九卸任后,北京的两岸底线退缩,不仅原本的「法理台独」是绝对红线,就连永久地事实独立,也算在台独之列;维持现状已经不够了,只要不追求统一,都是台独。

林为洲与陈以信的两岸路线并不相同。林为洲说:「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现在是台澎金马」,这已经是主张两岸互不隶属、一边一国,这样的定义即使是在马政府时期,也是台独。林为洲的战力无庸置疑,但他的两岸论述并不符合国民党一贯立场,而与独派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既然现在国民党在野,必须要整合各种力量,个别立委的两岸立场不一致,也就无伤大雅。

陈以信的两岸论述「和陆亲美」则是与马英九一脉相传,可说是正宗的国民党立场;连陈以信都被打入「暗独」名单,可见对岸两岸路线之紧缩。九二共识有两个重点:「一个中国」与「维持现状」,只要台湾承认一个中国,北京并没有在谈判统一上给予任何压力;现在这个「维持现状」的空间也不存在了。

当然从选举的角度,被对岸批评并不是坏事。「和中」不是「亲中」,重点在于让对岸「不满意、可接受」,如果北京太满意国民党的两岸路线,那国民党看起来会很像共产党的小弟。

若北京公开认为国民党立场也是「暗独」,「对两岸关系的破坏力比绿营明独更大」,这等于是帮国民党消毒,让民进党的抹红牌无用武之地,是选举的加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脸书发文指出,「对该文的论调深感遗憾,完全无法认同」,也是借此机会,建立国民党敢与中共叫板的形象。

但把时间拉长,如果不促统就是独,那么国民党跟民进党都是独派,难道真的「两岸终将一战」?促统固是选举的票房毒药,但「统一」并不是北京的当务之急,其所需求者只是一块下台阶;台湾让北京有「追求统一」的面子,就更能确保「维持现状」的里子,端视台湾人民有无这样的智慧。

台湾的未来由台湾2300万人决定,这是不分朝野的共识;为确保台湾人民有选择的机会,美国是台湾安全重要的后盾与盟邦,这是国民党不可能放弃,也与「和平统一」的宗旨不抵触之处。如果北京连台湾确保自己有选择的能力都不允许,那么「和平统一」的内涵其实是要台湾投降,那么多说也无益。

(作者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