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宁国:高质量村庄规划引领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村庄规划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步,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安排各类资源,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措并举高质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至目前,已开展全部98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并全部通过专家评审会评审。

上下联动,加强组织领导。印发《宁国市村庄规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关于要求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村庄规划编制文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及工作专班,构建市、乡镇(街道)、村及村民代表和技术单位上下联动、共同参与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体系,全力保障村庄规划编制各项工作。

统筹谋划,强化制度保障。出台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召开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分析情况、排查问题、研究对策,组织编制形成了《宁国市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引及成果规范》,成果旨在明确村庄的功能定位、指标体系、控制底线、规划分区、公共服务及交通支撑体系,以及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内容的落实,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在发展目标、农村居民点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配套设施规划等方面提出分类编制指引,结合村庄二级分类制定符合其发展振兴的策略和措施,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有序推进,完善村庄分类。结合全市19个乡镇(街道)实际,首先将2480个自然村(村民组)经过村分类评价体系评估后分为提升型、稳定型、收缩型、撤并型四种类型。再根据自然村(村民组)分类情况优化101个行政村分类,除3个城区村外,将其余98个村庄经过分类评价体系评估后划分为集聚提升、特色保护、城郊融合、搬迁撤并四大类型;对于发展方向尚未明确的村庄,归为其他类,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通过调整完善了宁国市城镇开发边界,按照村庄分类体系,对城镇开发边界外行政村分类细化工作,保障分类结果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宁国实际。

尊重民意,鼓励村民参与。村庄规划怎么编、编得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在本轮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中,宁国市始终坚持让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全时段监督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座谈会,审核会发表意见,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村庄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风貌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村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听取群众意见。为了让村民看得懂规划成果,宁国市将规划成果“上墙”,同时,总结提炼村庄规划重要内容并纳入村规民约,方便群众记得住、能遵守。

此外,宁国市还统一规范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深度、数据格式。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等需要出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项目用地,在明确容积率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筑密度、绿地率、出入口、建筑退让等具体要求。同时,加强乡村建筑风貌的规范指导和管控约束,重点对胡乐镇老街为代表的皖南传统民居和云梯畲族乡少数民族建筑群落及其他具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形成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程棋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