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的另一種解方「修復式正義」-橄欖枝中心林育聖相信對談的力量
橄榄枝中心主持人林育圣推动「修复式正义」。 图/张皓婷摄影
在教学现场,霸凌事件时有所闻,2012年颁布的《校园霸凌防制准则》虽扮演防守校园霸凌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盼透过事发后的调查机制与辅导,解决霸凌者与受凌者之间的冲突,不过一味惩罚恐怕无法解决问题,更遑论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有些家长甚至将调查程序视为司法攻防的前哨站。因此近年在校园里,开始出现一套名为「修复式正义」的对策,为霸凌问题带来新的解方。
将修复式正义引进校园 透过对话解决人际冲突
推广修复式正义的「橄榄枝中心」,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自2013年成立以来,将和平、尊重、关系修复作为核心理念,希望透过修复式对话,教导孩子面对人际关系里的矛盾与争执,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橄榄枝中心计划主持人、国立台北大学犯罪学研究所副教授林育圣直言,「学生有犯错的权利,而我们期待的是更贴近教育本质的人际冲突方式。」因此,橄榄枝中心希望将犯罪学中解决冲突的修复式实践引进校园,提供解决霸凌问题的另一个管道。
林育圣自2009年偶然接下一件校园霸凌事件的研究案后,自此与霸凌专家的身分密不可分。长年研究霸凌议题的他认为,在谈论霸凌前,应先回过头清楚定义何谓霸凌,才能对症下药。
有别于偏差行为或校园暴力,霸凌来自同侪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权力地位不对等,导致弱势的一方长期受到强势方欺凌,而修复式正义要处理的正是当中欺压弱势的那股团体动力,并引导双方达成和解。
将修复式正义引进校园 透过对话解决人际冲突。 图/张皓婷摄影
与霸凌、调解不一样 孩子才是修复会议的主角
不过学校既已纳入辅导咨商资源,未来也可能导入调解机制,为何还需要修复式正义?林育圣解释,辅导、咨商通常是辅导老师与事件其中一方学生单独进行;调解借由调解委员向两造协调,希望双方各退一步达到平衡。
至于强调修复式正义的「修复会议」,则是由老师或社工担任会议主持人,林育圣强调,「在会议中,孩子是主角、老师是配角,老师既不仲裁也不指导,只负责确保学生双方能安全进行对话。」
所谓安全的空间,就是霸凌者与受凌者得以在平等的位置进行对话,老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让放心不下的家长看见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霸凌、调解不一样,孩子才是修复会议的主角。 图/张皓婷摄影
修复会议真的有效吗?有时会前会就能看见改变
而修复会议并非强硬要求霸凌者与受凌者坐下来对话,林育圣解释,修复会议开始前,会先与孩子约谈,做会前评估,掌握事件发展、让孩子们理解修复会议的目的之余,也确保孩子们认知到冲突已发生、承认事实,且有动机想要改善情况,若有学生仍无法平复情绪,则会先转介做辅导咨商。
在林育圣过往接触的案例中,就有孩子遭霸凌影响心理状态,多次进出学校辅导室,寻求咨商协助,但修复会议结束后,竟再也没有咨商需求,同学之间也更懂得拿捏人际互动的界线。
也有国中老师在修复会议上发现,青少年会将自己在会议中许下的承诺,化为实际行动,并非随口说说。老师们认为,关键在青春期的孩子很在乎面子,如果违背诺言,会让他们会感到丢脸,因此当大人不施加压力,由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法,他们就会有更高的机会改变行为。林育圣解释,这与心理学的过度辩证效果类似,去除外在压力后,反而更容易产生内在动机,更愿意去做某件事。
至于修复会议进行的次数多寡,取决于事件的复杂程度,若遇上盘根错节的问题,便需要进行多次会议。林育圣透露,其实有时候光是进行会前会,就足以引导孩子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紧张的人际关系带来正向改变。
外界总盼「坏人」受罚 强调「应报」恐引起反效果
林育圣也坦言,修复会议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碰上3大阻碍。首先在单一冲突事件中,老师须花费比以往更多时间与学生沟通,工作负荷量增加;其次是要避免学生产生「犯错没关系,只要开修复会议就好」的思维;最后则是难以撼动社会大众期待霸凌者要接受惩罚的「应报」观念。
林育圣表示,过去曾有人主张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让学生理解霸凌行为触犯哪些法律规范,以及可能背负的刑责;或者将霸凌纪录放进学生的学习历程中,做为未来升学的评估之一。但早在2000年初期,国外研究就已证实,只靠惩处或隔离政策无法解决校园问题,还可能引起反效果 。
在霸凌审议会议上,林育圣就曾亲眼见识适得其反的案例,一名霸凌者的家长因无法接受孩子留下霸凌纪录,在会议中愤慨表示,孩子的行为虽有道德瑕疵,但又不犯法,直呼无法接受学校给孩子罗织罪名。没想到强调法治的结果,竟是让某些人认为只要不触犯校规或法律就不要紧。
这意味着台湾的教育体制在处理校园问题时,仍在意事后惩处,急着抓出事件中的「好人」与「坏人」,还要确保所有「坏人」都得到应有的教训,借此让孩子心生畏惧,不敢欺负同侪。对此,林育圣强调,既然修复会议能有效解决霸凌造成的人际冲突,那么惩处或记过等惩处就并非必要。
外界总盼「坏人」受罚 强调「应报」恐引起反效果。 图/张皓婷摄影
修复式正义难取代应报 橄榄枝中心持续推广交流
林育圣解释,惩罚背后隐含的真正目的,其实不是吓阻孩子的偏差行为,「而是借此让其他没有偏差行为的小孩觉得世界是公平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将「应报」悬置在一旁,非必要不使用。不过他也认为,台湾校园目前仍难以将修复式正义完全取代应报正义,「现在是一个转向或并行的状态。」
不过身为修复式正义的倡议者,橄榄枝中心过去10年依然不间断举办各式工作坊,提供学习资源,协助教师们将修复会议的概念与操作方式带回校园,甚至与韩国「修复式正义协会」跨国交流,借镜韩国民间自主发动、由下而上的修复式生活教育。
林育圣也提醒「人生没有唯一正解」,修复会议固然提供校园霸凌另一个解决途径,但老师们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如果找到其他更适合且有效处理冲突的方式,也不一定非举行修复会议不可。
Take action!加入《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