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持续升级 已有上百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连日来,以色列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爆发严重冲突。13日是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可是双方的冲突并没有停止,战火一直燃烧到夜里。

据加沙地带的卫生部门说,以军10日至13日连续四天的空袭和炮击已造成巴勒斯坦方面103人死亡,其中包括27名儿童,此外还有580人受伤——仅在13日一天,就有49名巴勒斯坦人死于以军的攻击,是冲突四天来造成巴方人员死亡最多的一天。

以色列方面是包括两名儿童在内的7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以色列军方说,加沙地带武装人员迄今向以方发射了大约1750枚火箭弹,以军对加沙地带的超过600个目标进行了空袭和炮击。

以色列空军地面部队开始进攻加沙地带

根据最新消息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4日凌晨、北京时间今天清晨宣布,以色列空军和地面部队开始进攻加沙地带。

下面我们来电话连线耶路撒冷总台记者孙伶俐。

哈马斯称对以色列的回击没有“红线

13日,在哈马斯下属军事派别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该组织发言人称:哈马斯决定打击哪个以色列城市“跟喝水一样容易”。这名发言人还称,对于以色列的“侵略”,哈马斯的回击不存在“红线”,也没有什么所谓的“交战规则”和复杂的计算。

此外,哈马斯媒体战办公室13日发布了另一段视频,展示了该组织成员正准备对以色列发动“自杀式无人机”袭击。

哈马斯宣布向以色列拉蒙机场方向发射重型火箭弹

哈马斯的发言人13日还宣布,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当天向以色列最南端港口城市埃拉特附近的拉蒙机场方向,发射了250千克的重型火箭弹,哈马斯敦促所有国际航空公司立即停止前往以色列任何机场的航班

由于巴以冲突升级,多家国际航空公司目前已经取消了飞往以色列的航班,包括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等。

以军方致电加沙居民导弹即将炸你家

连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密集空袭,摧毁多栋高层建筑,其中包括一些居民楼

当地时间13日,加沙一栋五层楼房业主突然接到了来自以色列国防军的电话通知,被告知他住的楼房即将遭到轰炸,要求他立即撤离。

(加沙地带)以色列国防军: 不久之后你的楼房将遭到轰炸。

就在这位业主接到电话并撤离的不久后,导弹来袭的警报响起,以军的空袭击中了他的楼房。

(加沙地带)当地居民: 我们这是居民楼,有什么可炸的呢?我问了打电话来的人,楼里面有什么是他们需要打击的目标,他说等轰炸结束会打电话告诉我原因,我想知道为什么?这里都是普通的公寓商店,这名业主并没有再次接到电话被告知楼房遭到轰炸的原因,不过以色列军方随后发表声明说,这栋楼房里“有哈马斯的情报机构”。

空袭过后,原本楼里的住户商户们在废墟中穿梭,搜寻一些还能用的物品

这里是加沙地带另一处在13日的空袭中成为废墟的居民楼,搜救人员还在寻找幸存者。居民哈立德讲述了空袭发生时的情景

(加沙地带)当地居民 哈立德: 当时我们正坐在家里,我听到邻居们大声喊叫,我到街上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说以色列威胁要空袭旁边的楼。我回去了之后就像你看到的,F16战机发射了20多枚火箭弹把这里夷为平地。我们一家八口人,还有小孩子,我妈妈、兄弟姐妹外甥女们。我们从在一楼中间的那个房间,走到了外面的空地上。

火箭弹来袭 防空警报下的以色列人

目前,冲突已造成以色列方面7人死亡,包括一名以军士兵、一名在以色列的印度籍劳工,以及包括2名儿童在内的5名以色列平民

火箭弹接连来袭,以色列人生活在不断响起的防空警报声中。

这里是已经进入紧急状态的以色列中部城市卢德,13日,防空警报响起,正在咖啡馆用餐的人们纷纷起身,寻找掩体

在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凯隆,来不及进入室内寻找掩体的民众跪伏在大街上。

海姆·阿马尔家住阿什凯隆,防空警报响起,他立马一路跑进地下防空洞

(阿什凯隆)当地居民 海姆·阿马尔: 我们都习惯了,以色列人很坚强。感谢老天,我们彼此支持,希望终有一日和平降临,终结眼下的这一切。

这段视频记录的是当地时间13日凌晨,在以色列中部城市佩塔提克瓦一户民居中,火箭弹来袭时屋里的人逃离的情景。

在以色列南部城市斯代罗特,一名五岁的男孩死于当地时间12日傍晚的火箭弹袭击中——住在同一栋楼里的伊迪特·博特拉13日在接受采访时泣不成声。

(斯代罗特)当地居民 伊迪特·博特拉: 我家住六层,也被火箭弹击中了,我们还没缓过来,我们的血在沸腾。20年前这里第一次遭火箭弹袭击,然后就是一轮又一轮的暴力冲突。为什么会是这样?孩子们的人生就这样被毁了,而那些失去孩子的家庭,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

铁穹”防御系统可同时拦截多样目标

此次巴以冲突中,以色列出动了“铁穹”防御系统拦截火箭弹。“铁穹”防御系统于2011年正式部署,具有全天候作战、快速反应和一定的抗火箭弹/炮弹饱和攻击能力。今年3月刚完成一次升级。据报道,该防御系统可以同时成功拦截并摧毁包括无人机以及齐射的火箭弹和导弹等目标。(总台记者 孙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