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旱屡屡上演,稳定供水要有新思维

台湾之所以缺水「不是因为没有水,而是没有留住水」。一年降的雨有60%流到大海,有25%被蒸发,若能善用,何来缺水?图/本报资料照片

近日台湾各地水库蓄水率快速下滑,以25日即时水情观察,尤以石门水库25.1%、竹科重要水源宝山水库26%,最令人忧心,至于南部的南化水库、曾文水库也分别降至25.1%、34.5%。虽然近日豪雨稍解部分水库之渴,但全台逾半数水库蓄水率全落至1~4成,水情吃紧与2021年的百年大旱相去不远。

事实上,台湾的雨水非常丰富,原本不该缺水,只是这些雨水往往集中在5~10月降下,11月~次年4月雨量不多,前者为丰水期,后者为枯水期,枯水期只得仰赖水库供水。然而水库之水有限,既要供应农业灌溉,也要提供民生饮用,还要分给工业部门,如此用到3、4月,水库的水所剩无几,北部翡翠水库尚好,其余就很难乐观了。

多数人也许不知道台湾一年降了多少雨水,我们一年用了多少水,依据水利署统计,2021年全岛降雨量947亿吨,我们一年利用的总水量只占降雨量的15.1%,台湾之所以缺水「不是因为没有水,而是没有留住水」。一年降的雨有60%流到大海,有25%被蒸发,由此可知,我们没有善用老天爷给我们的水,若能善用,何来缺水?

如今政府每遇水情吃紧,就只会在15.1%里打转调度,最后总是征用农业用水来救急,然而把农业用水挪给工业,这自然会影响农民的权益,政府虽有提供休耕补助,然终非长久之计。政府不该只盯住这15.1%,而应该放眼于如何留住那流到大海的60%,若能让雨水少流一些到大海,台湾哪里会缺水?而如何让雨水留住?兴建水库及人工湖都是可行的作法。

2002年当时的水利署长黄金山表示:「不论石门水库或翡翠水库所蓄饱的水量,也仅足够供应70~110天左右,若在9月水库不蓄满水,隔年春季供水压力必然倍增,要解除缺水的压力,有必要继续规划兴建新的水库。」

黄署长2002年的谈话早已点出改善之道,然而20年来的政府并未实现这一思维,甚至已通过的计划因故喊停者,所在皆有,例如2003年报行政院核定执行的「曾文水库越域引水」,此计划鉴于高雄地区有水无库,曾文水库有库无水,若能把荖浓溪、旗水溪丰沛的水量引入全台最大水库,南部缺水立获纾解,原计划于2012年完工后每天可增加60万吨的供水。然而,就在此一工程东、西引水隧道逐年推进之际,2009年八八水灾重创小林村,越域引水工程被认为是小林村崩塌的原因,以致此一计划功败垂成。

另一个计划是2011年获经建会通过的「稳定南部供水计划」,这项计划除了执行曾文、南化、乌山头水库清理改善,也规划兴建高屏大湖,预计于2016年完工后,每天可以增加十多万吨的供水。事实上,计划中的高屏大湖原名吉洋人工湖,经济部早在2000年已着手规划,然而,此一计划虽获经建会通过,最后也半途而废。长期以来,不少人工湖计划在推动数年后都无疾而终,这些难以实现的计划当年花费多少心血,投入多少人力,自不应任其归入历史档案,而应该再拿出来加以检视,今时非彼时,也许仍有成功的可能。

国发会今年3月委员会议曾邀请水利署就「产业五大要素优化政策执情形」中的供水要素进行报告,水利署表示今年工作重点在开源方面,主要工作在于宝二水库加高,吉贝海淡、七美海淡及再生水,在调度方面则是进行曾文水库与南化水库的联通管工程,至于曾文水库越域引水、高屏大湖两项计划则持续中止,并无进展。

我们认为,水利署及前身水利局自2000年以来所提的计划解决不少陈年老问题,值得肯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自然是员山子分洪,一举终结了基隆河每逢台风就淹水的困境,然而面对百年大旱,稳定供水这件事,水利署则显得力有未逮,主因水库、人工湖、越域引水等计划,事涉跨部会协商,以及跟地方沟通,非有行政院尽全力支持,不可能成功。

水情吃紧将让民怨沸腾,投资观望,重创府院声望,准总统赖清德、准阁揆卓荣泰必须以新思维来处理这个问题,否则明年此刻、后年此刻百年大旱还会上演。想想,2021年老天爷给我们一年947亿吨的雨水,眼看着568亿吨流入大海,是老天爷亏待我们?还是我们的努力不够?答案应是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