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班」亂象 官員一意孤行

校园鲜奶之乱延烧,面对各种衍生怪象,各界建议颇为一致,只是农业部似乎依旧无动于衷,政府政策不乏因主客观条件限制或缺乏配套措施而大幅调整修正,要像「班班喝鲜奶」这样荒腔走板又执意推动的实属罕见。

此政策已明显抵触推动目标且严重扰乱校务运作,连卓揆都坦言「推出时思虑的确有欠缺,已经要求明年要从长计议,如果教育部没有提出最好的配套措施,不会贸然实施;至于现行部分学校在该政策上若有困难或质疑,不会强制要求执行。」问题是,农业部与教育部还是千篇一律强调持续协调并视执行情形滚动修调,迄今仍无喊停的勇气,让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跨部会的政策,「班班喝鲜奶」理应进行政策影响评估并确认其可行性,检视政策上路以来各种捉襟见肘与左支右绌,不得不让人质疑,灾难是否源于农业部官员天马行空的闭门奇想?

就政策时点而言,十年前就知道零关税鲜乳将冲击本土产业,农业部却迟至大限前才想养成学童从小喝国产鲜奶的习惯。事实上,鲜乳早就是许多学校营养午餐的菜单,学童另行订购羊奶者也大有人在,目前仅两成五的学童选喝鲜奶,完全背离政策初衷,而保久乳产量又难以满足暴增的订单,鲜奶政策更使羊奶陷入不公平竞争的困境。政策上路以来,协助本土产业的成效犹未可知,可以确定不仅鼓励国人喝国产鲜奶的美意全失,且已严重扰乱市场与产业秩序,几乎陷入多输的局面,凸显这确实是一厢情愿又缺乏完整配套的政策,农业部作为主责单位实难辞其咎。

异想天开的政策时常被批评是不食人间烟火,从「班班喝鲜奶」就知道官员离第一线有多远,希望学童在校喝国产鲜奶的政策初衷,已被学校师生家长联手打脸,农业部官员竟还说若学校因保久乳供应延迟,想改订鲜乳,只要与供应商沟通好即可,农业部尊重学校决定云云。不禁想问:官员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弄清楚学校为何选择保久乳了吗?

对官员来说技术问题可能不是问题,但对学校而言却是关键,以鲜奶到校为例,从存放、发送到何时喝、乃至于喝完后的清洁整理,都是确保食安的重要环节,稍有不慎,就可能是一场灾难。乱上加乱的是,学校被迫选择保久乳又衍生出新状况,对厂商而言,既然是保久乳,为节省配送成本,自然选择一次性配送,到头来学校除了要腾出空间存放还要负起存放责任,据悉为了防范鼠辈,还有学校认真讨论起是否养猫,乱象不一而足。建议部长实地到校看看排成砖墙的保久乳,以及学童人手一袋提保久乳回家的奇景,应能对此错误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

政府施政难免出错,关键是以什么态度面对错误?以「班班系列」为例,从石斑鱼到鲜乳,学校被视为解决过剩农产品的管道,沦为政策提款机不说,还造成各种乱象,连业者都不领情,主其事者能无愧色?

「立意良善」不能成为护航错误政策的借口,以学校的主客观条件,更非一句滚动式调整就能解决错误政策衍生的纷扰,相较于农业部的坚持,卓院长一席政策思虑欠周、应从长计议、不会强制要求执行的告白,反像是此一错误政策最好的下台阶。不过,如果官员对阁揆的提醒都还视若无睹,那么问题肯定就是卓院长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