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大豆产量、收益大提升 辅导豆农朝集团化生产迈进
桃园场表示,大豆为良好的水旱田轮作作物且富含蛋白质及脂质,不但是素食者的主要营养来源,更是亚洲人不可或缺的国民食材,为豆浆、豆腐、荫油及沙拉油等产品的主要原料,利用性广泛。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大豆每年进口量介于230至260万公吨,其中以基改大豆为大宗,但随着全民食安意识擡头下,消费者对于非基改大豆需求与日俱增。基此,北部地区虽非大豆传统产区,但桃园场自2015年起进行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及品种筛选,克服东北季风强烈、低温且潮湿等气候问题,同时搭配举办技术讲习及机械化栽培示范等试验成果推广,现今农民每公顷大豆平均产量提升70%,相较于传统第2期水稻栽培,收益增加13%,达新台币7万余元。
桃园场进一步指出,北部地区大豆主要栽培于桃园市新屋区、观音区、大园区及新竹县新丰乡、竹北市等沿海地区,栽培面积及产量有逐年增加趋势,考量农民收益,桃园场将加速进行具在地特色之大豆品种育成、深度加工技术建立及相关产品开发,以促进国产大豆产业升级及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