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市熱島」現象 成大學者示警:每年都是餘生最涼夏天

成大建筑系教授林子平应用台湾气候变迁推估资讯与调适知识平台计划(TCCIP),其中产制之观测网格资料(历史气候资料)分析,绘制出2011到2018年北北基桃中午平均温度图表,呈现都市热岛情形。图/林子平提供

6月下旬全台温度飙升,中央气象署发布多个县市高温资讯,学者示警,不只气候变迁因素,「都市热岛」现象,让大台北盆地不容易散热,北北桃高温相连,恐怕今年都会比明年相对凉爽,每年都是「余生最凉夏天」。

成大建筑系教授林子平应用台湾气候变迁推估资讯与调适知识平台计划(TCCIP)中产制之观测网格资料(历史气候资料)分析,绘制出2011到2018年北北基桃中午平均温度图表。

林子平发现,沿着河谷蓄积高温,大台北地区从内湖、信义、士林、万华中正,一路连结到新北,再到桃园、中坜,形成高温区。

中部高温连结情况,以台中盆地为主,大里、乌日、雾峰区西侧、彰化县北侧。

林子平解释,热的蓄积与地形特征、人工开发有关,原本河谷就容易蓄热,刚好也是人们喜欢居住、优先开发区域,如果没那么密集较好散热,但大台北开发情况已相连,导致热蓄积不容易排出,呈现相连的高温状况。

林子平认为,北部热岛是人工和地形的因素各半,甚至归咎人为开发,但近日最高温出现南部,与内陆地形特征有关。

林子平指出,都市热岛造成的气温上升,会直接影响人们待在户外的感受,如果又依赖空调来减缓户外高温造成的室内闷热,不仅会排放大量废热,使户外再升温,造成恶性循环,大幅增加的电费也会让荷包失血;跨县市形成热区共同体,政府从这高温现象要看到全面性问题,做都市发展也须跨地区协调,如何让彼此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