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没救”的黄土高原,中国死磕70年后,是如何治理成功的?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部,横跨七省,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在1亿以上。然而,就是这样一片广阔的土地,曾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贫瘠土地,这片土地没救了。

然而中国人身上有股“不信邪”的狠劲,誓要与天地斗上一斗,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据统计,每年有超过10多亿吨泥沙被冲刷流失,这些泥沙最终流进黄河中,导致黄河含泥量高,黄河还有个别称“泥河”。

对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众说纷纭,有“风成说”、“水成说”和“风水成说”三种说法。

不过近些年,发现一些风成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果是风导致的话,那么黄土中的粗沙含量应该是沿着风向递增才对,但是实际结果却与之相反。

另外在黄土高原的底层发现一些砂砾层,这是典型的水流沉积物,基于此,如今科学界普遍认为黄土高原是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逐渐抛弃了“风成说”,但是一定程度上,也是风加重了黄土高原荒化的速度。

根据地质勘探,发现黄土高原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1000多万年前,当时的黄土高原地区还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但是随着印度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逐渐隆起,连带着周边区域的高度也一起上升。

就这样,在青藏高原的带动下,把黄土高原的海拔高度提升到800-3000米,原先的湖水慢慢往东流失,最终堆积出华北平原。在失去所有水源后,黄土高原的湖底就露了出来,成为今天黄土高原看到的样子。

黄土高原由于是湖底细腻的沙石土壤,土质酥松,非常利于耕种,只用木棍,就可以把土壤刨开种下种子,非常有利于农业种植。

我们的祖先们意识到这点,逐渐向黄土高原聚集,在7000多年前建立起仰韶文化的农耕文明,从这以后,在接近6000年的时间里,黄土高原都是我国古代核心区域。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宋朝时期,由于黄土高原绿植覆盖率逐渐降低,社会中心开始逐渐向东移。但是不可否认,黄土高原在促进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舞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荒漠化严重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虽然在前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人口增加,黄土高原逐渐开始不堪重负。增加的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养活。

所需要的生存空间也就越来越大,大片绿植被毁,种上庄稼。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对黄土高原环境破坏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绿植覆盖率从先秦时期50%以上,到宋朝时期降低到了33%。

也正是这个原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的没落,其核心地位开始下降。到建国初期的时候,黄土高原的绿植覆盖率已经只有6%左右,可以说已经到了沙漠化的边缘了。

这一时期的黄土高原,由于荒漠化严重,留不住水汽,降雨量进一步减少,年均降雨量不足600毫米,而且大多集中在夏季,极不均衡。有时一场暴雨,就可以下到全年降雨量的30%左右。

在大量水的冲蚀下,进一步加大水土流失,荒漠化也更加严重了。一时之间,风蚀沙扬,沙尘满天飞,不仅不利于种植,也不利于生存。也是因为如此,联合国才认定为黄土高原,已经成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贫瘠土地,在他们看来,黄土高原已经没救了。

多管齐下,分步治理

在新中国建国之初,面对黄土高原的现状,也是面临一个难题。治,还是不治?治又应该如何治?并且治理的时候还没有参照对象,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把如此大的荒漠化土地治理成功的案例。

治,明显非常困难,无异于逆天改命。除了死磕没有任何取巧之法。

不治,那里生存超过1亿人口,他们今后将会如何生存,即便迁往其他地方,也没有哪里可以容下如此多的人口。

并且,一旦黄土高原彻底荒漠化,那么中国西北将会再出现一个巨大的“沙漠”,进而影响整个西北方。可以说后果非常严重。

最终经过专家们的商讨,制定了一些列治理方法。前面说过,黄土高原降雨量低,这也是黄土高原持续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想要改变现状,那么第一步就要改变缺水的现状,只有水充裕后,才能谈改善生态环境的事情。

期望老天按照人的意志来降雨,肯定不行,这本来就是逆天改命的事情。还是要靠自己,既然天上不行,那就从地上想办法。通过水利工程来做出改变,把降下来的水留住。

在夏季雨水量充沛的时候收集雨水,然后在其他干旱的季节进行输送。不仅可以蓄水保土,而且可以改善灌溉环境。既然方案确定后,说干就开始干。

这一干就是70多年时间,截止到2021年,黄土高原上已修建大大小小淤地坝5万多座,总容量超过100亿立方米。这些水利设施的修建,不仅有效的阻止水土流失,而且还确保灌溉用水,可谓是一举两得。

修建水利设施还只是第一步,如何才能在养活1亿多人的情况下,还要增加绿植面积。这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办法就是修建梯田。

这些修建的梯田一般都是沿坡修建,不仅可以拦截雨水,减少地表径流,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并且还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伟大创举。

在做到上面两项后,接下来就是退耕还林,将不宜耕种的地方,退耕还林,或者退耕还“草”,以恢复植被面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在国家大力扶持之下,大量不宜耕种的土地迅速被绿植覆盖。

在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黄土高原的绿植面积也显著提升,经过70年死磕,已经由建国初期6%左右,提升到如今的63%,是以前的10倍多,而黄土高原也是我国绿植覆盖率提升最快的区域之一。

根据人工草地水土保持作用分析,在绿植覆盖率达到20-40%左右的时候,对土壤有明显减少侵蚀的作用,当覆盖率达到60-70%的时候,可以减少土壤侵蚀量的90%。

也正是黄土高原治理有显著的效果,也减少了水土的流失,曾经的“泥河”,近些年也开始变得清澈起来。

也只有中国人这种“不信邪”的精神,才会死磕70多年,逆天改命成功,把黄土高原这样的贫瘠土地变得绿意盎然,让它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