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跨欄」返校惹爭議 開放校園再成話題
疫后北京多间大学实际上仍实施封闭式管理,事件也引发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热烈讨论。(图/取自微博)
北京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李植近期撰文分享了自己绕过北大安保系统,「跨栏」进出校门的经历,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支持李植,「大学校门应该打开」;也有网友批评,「建议你挑战制度,别为难保安」。疫后北京多间大学实际上仍实施封闭式管理,事件也引发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热烈讨论。
李植本月12日至15日在问答网站「知乎」发表了多篇文章。他说北大现在进出校门要刷脸,但是他没有授权学校使用他的人脸识别讯息,进出学校需要门卫查验工作证后放行,由于要耗时十几秒,他往往直接跨过闸机栏杆进校门,门卫大都认识他,一般不会拦截。
但最近一天入校时,保安在校园里追了他半天,跑步没追上又骑了单车来追。最后李植向保安出示工作证。而在出校时,又被门卫拦住要求刷脸,最后他又是跨栏出校。
根据李植的文章,北大校园出入要查证件始于2008年。「门卫管理制度给师生造成了很大不便,上下班高峰时,北大东门的闸机前常常排起长队」,他认为,这种模式不适用于大学,「连出门也要管,毫无必要」。
文章在微博微信广为流传,让大陆的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话题再度被热议。新冠疫情之后,自今年7月,北大等多间高大学续打开大门,为近四年来再次恢复校园参观预约通道。
但现在要进入大陆的大学校园参观还是要提前预约,且有名额限制,进入校园的时间段也有严格规定。这导致北大、清华开放预约的参观票经常「秒光」,还因此出现「黄牛」兜售现象。
大学设置围墙到底有没有必要?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孙文文说,「围墙没有错,也禁锢不了思想」,她认为关键是要突破无形的墙,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型大学。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娟则表示,「公立大学的校园是公共资产,是社会性资源」,她强调大学校园的开放符合公共资源利用原则,是大学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