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最孤独专业:六代单传、一人请假全系休息,毕业照上只有一人

2014年,北大一个专业的毕业照冲上了热搜,原因并不是因为这张毕业照拍的有多好,也不是因为照片里有什么名人。

而是因为这个专业的毕业照仅仅只有一个学生。

说到这大家可能就疑惑了,怎么会有大学专业只收一个人呢?更何况这可是北大啊!

还真不是小编夸张,北大还真有这个专业,不仅14年只有一位学生,更是连续6年只有一个学生,真可谓是“六代单传”啊!

北大的这个专业到底是什么?又为何让大家望而却步了呢?

六代单传

提起北大,那可真是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学校,甚至还有不少高考生为了能考上北大而复读十次有余。

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北大的魅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进了北大,甭管你是啥专业,走出去那都是响当当的,自带光环,抢手得很。

毕竟,这是中国顶尖学府的金字招牌嘛,哪个不是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所以啊,专业招不满这种情况,在北大几乎是闻所未闻。

你想想,能在那样的学术氛围里熏陶几年,出来的人哪个不是学识渊博,思维敏锐?就算是平时开玩笑说自己是“北大还行”,那心里也是满满的自豪和底气啊。

北大的校友资源,那可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进了北大,就等于拥有了一张顶级的人脉网。

毕业后,不管是深造还是找工作,这金字招牌都是响当当的敲门砖。

那些为了进北大不惜复读多次的学子们,他们是真的相信,只要踏进北大的校门,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但话说回来,还真有这么一个特例,从2008年到2016年,这个专业每年只招一个人,更是被大家戏称为“六代单传”。

光是一年只招一个学生就够离谱了,放在哪个学校也是不正常的存在啊,又更何况这是人人都向往的北京大学呢?

这个神秘的专业其实就是古生物化学,听起来就挺神秘的,对吧?这个专业啊,一年到头就只招一个学生,跟大熊猫似的稀有。

你说这得是多大的缘分,才能成为那年唯一的“天选之子”呢?

在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自2007年在元培学院重新开设以来,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历史。

不同于其他热门专业的熙熙攘攘,古生物学专业每年仅录取一名学生,连续六届皆是如此,形成了“六代单传”的独特景象。

每当有人请假,整个“系”似乎也跟着放假,这种罕见的现象在北大校园内成为了一段佳话。

想象一下,当其他专业的学生成群结队地穿梭于教室、图书馆之间时,古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却常常是一个人独享这份宁静。

没有固定的同班同学,他们需要与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多个院系的学生共同上课,这种跨院系的学习模式既带来了知识的广度,也带来了交流的挑战。

有时候,一天下来,他们甚至与同学们说不上一句话,孤独感油然而生。

但正是这份孤独,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业,沉浸在古生物学的浩瀚世界中。

2014年,薛逸凡的毕业照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照片中,她身着学位服,孤独地站在北京大学著名的图书馆前,背后是空旷的校园,没有其他同学的身影。

这张照片迅速走红,成为当年最独特的毕业风景。

薛逸凡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对这段特殊求学经历的深刻纪念。

为什么没人选择这个专业?

按理说这样的专业,选择的人少那就意味着就业压力小,甚至有的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一些研究所给抢了去。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这个专业还这么“冷清”呢?

说来话长,古生物学,这门研究远古生命的学科,需要深厚的地质学功底和对未知世界无尽的好奇与热爱。

它不像热门专业那样广为人知,反而带着几分孤独与坚持,报考它,就像是踏上了一场寻宝之旅,寻找那些沉睡亿年的化石,聆听地球远古的低语。

专业的门槛高,其是招生不易的原因之一,学生不仅要对古生物有浓厚的兴趣,还需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这无形中筛选掉了许多学子。

再者,古生物学的研究周期长,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对许多追求快速见效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道门槛。

但正是这份不易,让古生物学专业显得尤为珍贵。

而且大部分人对于这个专业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所以即使是报考了这个专业,想要被录取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要不然依北大的火爆程度,怎么可能容许有这样一个漏网之鱼呢?

一个人的课堂,一群大师围绕

尽管学生人数稀少,但北大古生物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却异常强大。

学院为这唯一的学生配备了顶尖的教授团队,包括院士在内的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亲自授课。

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得以独享整个专业的资源,享受大师们的悉心指导。

教授们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古生物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广泛而深入,涉及地质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化石鉴定、地层分析等多种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这种全面的科研能力培养,虽然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但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他们不仅可以在古生物研究领域深耕细作,还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地质勘探、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

在很多人的眼中,古生物学专业似乎是一个冷门且难以就业的选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该专业人才的稀缺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许多研究机构、博物馆以及地质勘探公司都急需古生物学专业人才,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日益增强,古生物学专业的毕业生将在这些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然,选择古生物学专业也意味着要面对一些现实的挑战。比如,野外采集化石的工作往往辛苦而枯燥,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

但正如薛逸凡所说:“只要能够生活就好,不需要太多其他的。”

对于真正热爱古生物学的学生来说,这些挑战都是成长道路上必经的磨砺,他们在追求学术成就的同时,也在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和满足。

是金子就不会蒙尘

就像古生物化学那样,有些专业听起来就像是藏在学术森林深处的秘密宝藏,比如“极地气象学”。

这个专业说实话,你可能连名字都没听过,但它就像一颗未被打磨的钻石,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有人去发现它的光芒。

极地气象学,研究的是地球上最冷、最偏远的地方的天气和气候。你得有对冰雪的热爱,对极昼极夜的痴迷,还得有面对极端环境的勇气。

这样的专业,招生人数少得可怜,学起来也是难上加难。但你知道吗?正是这种“冷门”,给了它独一无二的魅力。

“是金子就不会蒙尘”,这句话用在这里太贴切了。

那些冷门专业,虽然它们不像热门专业那样闪闪发光,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但只要你在里面付出足够的努力,它们同样也能成为大众羡慕的好专业。

冷门专业就像是藏在深山里的宝藏,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它们可能因为招生人数少、学习难度大而被忽视,但正因为如此,它们才更加珍贵和独特。

就像那些古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他们虽然学的专业听起来有些冷门,但他们的研究却有可能揭开地球历史的秘密,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绝对是那些热门专业难以比拟的。

所以,别小看任何一个冷门专业,也别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只要你愿意去付出努力,去深入挖掘,去不断探索,你一定能让自己的专业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羡慕你,因为你拥有了一份独特而珍贵的宝藏。

而且啊,冷门专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你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和研究。

因为没有那么多的竞争和压力,你可以更加自由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积累,会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加有竞争力。

所以啊,“是金子就不会蒙尘”,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冷门专业同样也能够成为大众羡慕的好专业。

因为,真正的价值,从来都不是用热门或冷门来衡量的,而是用你的热爱和努力来定义的。

从孤独到传承

尽管古生物学专业目前仍处于相对孤独的状态,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关注度的提高,这一专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大学作为古生物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古生物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也期待更多像薛逸凡这样的学生出现,他们不因专业的冷门而退缩,而是凭借内心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在古生物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他们的故事将激励更多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所在,为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北大这片充满智慧与梦想的土地上,古生物学专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愿每一位选择这条道路的学生都能在这片孤独而又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出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