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漢人誤讀的清朝皇帝:《最後的皇族》滿洲視角下的愛新覺羅王朝

许多人在谈论清帝国或是大清皇帝时,往往从汉人观点出发,加上从电视剧认识大清,从而对大清的权力体系、组织运作等等充满误解甚至错误知识。图中为经常成为电视剧主角的雍正皇帝本人朝服像,周围是不同电视剧中的雍正,左上至下为:《步步惊心》吴奇隆、《雍正王朝》唐国强;右上至下为:《后宫如懿传》张丰毅、《后宫甄嬛传》陈建斌。 图/维基共享、电视剧照

编按:传统历史教育中的中国史,都是采用以「汉族」为主体,将中国历史视为朝代兴衰更迭的过程。事实上,「清」并不是汉人的王朝,满洲人的统治在许多政策上都与中国王朝完全相异,这些「满洲的统治特色」才是大清帝国之所以成就的关键。

遗憾的是,许多人在谈论清帝国或是大清皇帝时,往往从汉人观点出发,从而对大清的权力体系、组织运作等等充满误解。《最后的皇族: 满洲统治者视角下的清宫廷》一书,清晰指出满洲统治者在哪些地方承袭了中国王朝制度,哪些地方强烈捍卫自己原本的政治制度,又在哪些地方进行折衷和变通,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强化自己作为少数族群如何对多数汉人族群加以统治。只有重新用满洲统治者的视角了解「清」,才能理解「中国」为何是现在的样貌。

▌本文为《最后的皇族: 满洲统治者视角下的清宫廷》(八旗,2017)书摘

▌汉军

并非所有汉军都是中国人后裔,汉军的名称也不是起源于种族(如我们所理解的那样)。柯娇燕指出,满语中的「尼堪」 (nikan)一词(后来被译为「汉人」或「中国人」)最初的含义更为宽泛,指的是按照「中国人的方式」生活的人。这个名词被用于称呼一六四四年之前居于辽东、并加入满洲征服大业的各族民众。

一六四四年前自愿归顺满洲的东北人都被编入汉军。汉军最初是辅助蒙古和满洲骑兵的炮兵队。归降满洲最著名的汉人是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继茂。这些前明降将被加封亲王衔,并与皇家结亲, 但后来他们在失败的反清叛乱(1673-1681)中失去了一切。

乾隆帝检阅八旗将士。 图/维基共享

这三人之外,许多名气略小的人物——其中有二十五人在一六四四年以前就被授予了高级爵位—也建立了贵族世家并一直持续到清亡。他们当中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李永芳(死于一六三四年)。他是守卫抚顺的明军将领,未经力战就把抚顺拱手让给满洲人。

在努尔哈赤活着的时候,他被编入汉军正蓝旗,成为三等总兵官。他的后代承袭三等子爵爵位,子孙中有许多人以自己的功业获得了贵族爵位。到乾隆末期,李永芳的爵位已传了十代。康熙皇帝把自己的九公主赐婚给了佟国维(皇帝的舅舅和岳父)的孙子。佟国维是家族中侍奉满洲人的第二代。抚顺佟氏最终因功业卓着而被改编入满洲镶黄旗。佟家有五人在满洲军队中为将,六人为大内侍卫,十三人在八旗中任都统,十二人出任巡抚或总督,数人出任中央各部尚书。

佟家的另一个名人是隆科多,他在康熙末年担任步军统领。一般认为是他辅助胤禛登上了皇位。贵族还有其他几种。第一种是宗室,由宗人府统管。第二种是外蒙古贵族,由理藩院管理。

其他贵族都由吏部管理。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是,皇帝一般要把岳父封为公,可承袭三代,妃嫔的父亲所获爵位低一些。与以前各朝代一样,清也封赏孔子后裔,授予曲阜的孔氏家族族长公爵爵位。一七二四年,雍正皇帝还授予明皇室后裔朱之琏一等侯爵爵位,春秋两季还派他前去祭祀明皇陵。一七四九年,这个朱氏家族被封为延恩侯。

左起:康熙帝朝服像、雍正帝常服像、乾隆帝戎装像。 图/维基共享

原隶汉军正蓝旗的抚顺佟氏,最终因功业卓着而被改编入满洲镶黄旗,改满姓佟佳氏。家族著名人物包括康熙帝之母孝康章皇后、孝康章皇后之弟佟国维、佟国维子女孝懿仁皇后和隆科多。图为示意图,中国央视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佟国维与隆科多,剧情多处与史实不合,如剧中设定两人为叔姪,真实历史上是父子。 图/《雍正王朝》

▌爱新觉罗

宗室是由努尔哈赤及其子孙创建的。借由采用「爱新」(aisin,在满语中意为「黄金」,也是金朝的名字)这个名称,努尔哈赤确认了女真金国的合法性,并把自己的子孙后代与其他觉罗(或氏族)区分开来。

正如佟万伦指出的,关于满洲人起源的说法于一六一二年在《满文老档》中初次出现,在 一六三五到一六三六年的《旧满洲档》中有更详细的阐述。到一六五五年,《大清实录》(一六三五年以后以满、蒙古、汉文编撰)中收入了关于爱新觉罗和满洲人起源的解说。

这个完整版的神话宣称,满洲人起源于布勒瑚里池(Bulhūri omo),该湖位于长白山(现今中国吉林省与朝鲜边界的界山)东北布库里山下。有一天,三位仙女到湖里洗澡,圣鸟喜鹊衔来一枚红果,当名叫佛库伦(Fekulen)的仙女吃下红果时,红果下沉入腹,怀胎成孕。佛库伦不能再与姐妹重返天庭,她留在凡间,生下了满洲人的始祖布库里雍顺(Bukuri Yongson)。

布库里雍顺听从母命,乘一小舟顺流而下,来到有三个部族长期争斗不休的地区。布库里雍顺对他们宣布,上天已赐予他爱新觉罗姓氏,派他前来调解部族间的纠纷。他解决了他们之间的争端后,被尊为主。布库里雍顺采用满洲为其国名。

十八世纪编撰的关于满洲人历史的著述,把满洲人的起源追溯到长白山,长白山山神被列入大清国家祭祀的名册。图为长白山天池。 图/维基共享

关于满洲人起源的神话综合了流传于许多女真部族中的传奇故事,用以说明努尔哈赤的祖先乃是神人。布库里雍顺遂成为女真——满洲人的始祖。

他有一个后人,名叫猛哥帖木儿(Möngke Tëmur),是生活在现今中国吉林省与朝鲜边界地区的东部女真部族的首领,也是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十八世纪编撰的关于满洲人历史的著述把满洲人的起源追溯到长白山。

在一六七七年,皇帝派人考察了长白山山脉以后,把长白山山神列入了国家祭祀的名册。从一六七八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举办祭祀之礼。一六八二年和一六九八年,康熙皇帝两次巡幸吉林城,在乌苏里江畔叩头祭山。后来在吉林城东的温德亨山上修建了一座山神庙,每月初一和十五由吉林将军焚香致祭。一七五四年,乾隆皇帝在这座庙里祭祀了长白山神。

在创始神话中确认满洲统治家族的东北认同时,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又在汉文化圈中彰明了自己的合法性,方式是确立皇家血统。而这么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树立祖先崇拜。中国王朝的创建者传统上都会加封自己的四代直系祖先。皇太极也这样做了。他于一六三六年使用了中国的「皇帝」称谓并建立清王朝,并 把自己的主要祖先都加封为「王」。

从一六三六年开始,大清的统治者在中国风格的太庙中祭祀他们的祖先,起初在盛京(Mukden),后来在北京。一六四八年,当清政府采用汉人习俗追赠这些祖先庙号和谥号(他们在清代以这些称号名世)时,他们的头衔从「王」上升为「皇帝」。

皇室的祭祖礼仪要求为祖先修建陵墓,包括墓穴、石碑、祭祀大殿和围墙。努尔哈赤最初在辽阳附近为他的父母和祖父母修建了陵墓,一六二二年他进驻辽阳后,将辽阳改名为东京。后来,清统治者又在兴京郊外修建了新的陵墓群,并于一六五七年将祖宗迁葬于此,其中包括最有名的猛哥帖木儿及其曾孙。一六五九年,这个墓葬群被命名为永陵,立有铭刻着满、蒙古、汉三种文字的巨大石碑。

努尔哈赤的陵墓在盛京东北,名曰福陵。 图/沈阳市自然资源局

努尔哈赤的陵墓在盛京东北,名曰福陵;他的继承人皇太极的陵墓在盛京郊外,名为昭陵。与「三陵」一道形成 的,是一整套礼仪规章,与后来在中国本部修建陵墓所用的完全相同。皇太极是第一个确定宗室成员的人,他在一六三五年三月十四日的一道谕旨中说:「遇太祖庶子,俱称阿哥;六祖子孙,俱称觉罗。凡称谓者,就其原名,称为某阿哥、某觉罗。」

阿哥(age )是满语,意为「兄弟」。由于这道谕旨,阿哥的含义变为「王」。皇太极上谕中对「宗室」和「觉罗」的用法与这两个词后来的用法完全不同。此时,阿哥和觉罗都是更大的子孙群体—宗室的组成部分。借由专用名词(阿哥)的使用,皇太极缩小了努尔哈赤子孙后代的范围,把他们与「六祖」—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的儿子—的子孙后代(他们是觉罗)区别开来。

一六三六年,宗室成员的界定发生了变化。据康熙年间编纂的《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其时「宗室」包括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所有后代,取消了原有的努尔哈赤的子孙与他的兄弟的子孙之间的区别。「宗室」的这个定义一直沿用到清亡。随着早期祖先血脉的传承,「觉罗」成为了与皇室关系更远的皇族。

从一六三六年开始,所有的爱新觉罗后裔都登记在册,并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一六五五年又制定了 报告出生、婚姻和死亡等情况的详细规章。一六五二年设立的宗人府负责管理所有的爱新觉罗,在满洲八旗中,宗室由「族长」管,觉罗由「首领」管。清廷要求按季度向宗人府报告宗室的出生和死亡情况,宗人府用这些档案材料编纂满、汉文版的《大清玉牒》(每十年更新一次)。在王朝的统治过程中,玉牒被重修了二十八次。

宗室犯罪将被褫夺爵位,极端严重者将被开除宗籍,贬为庶民。 宗室成员的特权是有规制的。一六一二年努尔哈赤举办汗位登基典礼,仪仗队举黄幡(皇帝专用之幡),乐队奏雅乐,在他前面开道。一六二二年,他颁布第一道诏谕,确定了不同级别的贵族成员所用之旗、幡、号和鼓的数量。一六三一年、一六三二年和一六三六年的诏令规定了贵族及其妻子进入皇宫 时的服饰。一六四四年以后,关于服饰的法令被不断修订,并越来越详尽。

与中国朝廷的习惯一样,大清宗室的每一位男性都由国家供养。所有爱新觉罗的未成年和成年男性(年满十八岁者)都按月领到俸银,按年领到口粮,残障男子还有额外的补助。如遇婚娶和丧礼,还会得到津贴以支付特别的开支。相关规定对宗室都有完善的特别照顾。

十八世纪的宗室成员以黄带子为标志,觉罗以红带子为标志。只有宗室成员有资格授亲王衔,薪俸的数额也大不相同。在大清的不同年代,薪俸的具体数额是不同的。例如,一六七一年的条例规定,无头衔的宗室成员年薪为白银三十六 两,粮食四十五斛;觉罗为白银二十四两,粮食二十一点二斛。十七世纪末,宗室成员结婚时可得津贴 一百两银子,觉罗可得二十两;如遇丧礼,宗室成员可得一百二十两,觉罗只有三十两。

「清」并不是汉人的王朝,满洲人的统治在许多政策上都与中国王朝完全相异。图为乾清宫内的正大光明匾。 图/维基共享

《最后的皇族:满洲统治者视角下的清宫廷》

作者:罗友枝(Evelyn Rawski)

译者:周卫平

出版社:八旗

出版日期:2017/02/23

内容简介:传统历史教育中的中国史,都是采用以「汉族」为主体,将中国历史视为朝代兴衰更迭的过程。事实上,「清」之所以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原因正在于「它并不是汉人的王朝」。满洲人的统治在许多政策上都与中国王朝完全相异,这些「满洲的统治特色」才是大清帝国之所以成就的关键。本书描述和分析了大清满洲宫廷,除了服饰、语言、文化政策等鲜明的满洲风情外,也非常深入地剖析了清廷内部的权利体系和组织运作,指出满洲统治者在哪些地方承袭了中国王朝制度,哪些地方强烈捍卫自己原本的政治制度,又在哪些地方进行折衷和变通,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强化自己作为少数族群如何对多数汉人族群加以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