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停車供需報告錯2年 遭疑放水

台北市府10年来发包调查停车供需报告,却被发现路外停车格数字搞错5年都没发现,且都由同公司得标,经费总计6261.7万元,议员质疑蓄意放水,更影响市政规画。停管处说,报告2019年发现问题后,已提醒厂商,在2020年已要求修正,并未连错5年或10年;另调查人员是否有疏失。

据了解,每年车位供需调查皆由一家工程顾问公司承包,每2年轮流调查南、北区,公司高层曾任职交通部,底下员工也几乎都是统计、交通背景出身,经常承包交通相关标案。

调查需要大量人力,市府内不具名的公务员说,有时承包商会寻找相关背景的大学生打工,帮忙调查特定区域内的停车供需,有可能作业时不小心出错。

士林区停车位从2018年到2021年少4135格,北市议员林延凤发现是调查报告搞乌龙,厂商2019年报告重复计算路外停车场与建物附属车位,造成误差。停管处却当没事,让报告在审查一路通关验收,她要求政风从严检验,调查是否蓄意放水。

林延凤质疑,2021年发现公式错误后,公司没进一步修正数据,且说法与民众感受落差极大,充满陈腔滥调,恐已导致相关机关误判在地停车需求,错失规画、争取中央补助机会;她也批郝、柯、蒋三市府让纳税钱「打水漂」,非常不可取。

停管处说明,该案采最有利标,经公开客观评选优胜厂商,并依优胜序位优先议价,每年共调查6个行政区汽机车停车供需。停管处2019年发现建物附设停车空间未剔除领有营业登记证格位后,2020年已要求得标厂商注意数据基础资料处理方式及合理性,于新年度报告书修正数据资料。

停管处科长杨远明表示,该报告是透过人力实地去计算停车格,以此分析行政区停车位是否足够,是否有人因找不到停车位违停,再计算供需比,若学校要盖停车场或要画停车格,会参考这数据。过去数据没有修正的部分,议员发现后已请厂商更正,虽过保固期但厂商已协助调整,目前也在调查相关人员是否有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