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交通改善区 大学里提道路S形改造
台北市交通局携手大学里长吴沛璇,盼引进国外经验展开道路改造,28日首办「大学里交通友善工作坊」,邀请民众参与讨论并收集意见。(黄敬文摄)
台北市大安区大学里内巷道笔直,再加上位处辛亥路1段、罗斯福路3段以及新生南路3段画出的三角带,使车辆在通过巷道时易超速,近1年便发生86起车祸,为此台北市交通局携手大学里长吴沛璇,盼引进国外经验展开道路改造,28日首办「大学里交通友善工作坊」,邀请民众参与讨论并收集意见。
大学里交通友善工作坊邀请当地居民、周边学校师生、商家以及租屋者等30人参加讨论,遍及各年龄层以及持正反意见者,另外还有市府人员、旁听民众等共约60人出席。
根据工作坊资料指出,目前大学里的停车供需,仅汽车供给足够,而机车不足313席、单车不足662席,整体供不应求,邻近的台大校园停车供给则相对充裕;大学里在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近1年期间,共发生86件车祸事故,造成1死56伤,机车事故为最大宗,占整体35.2%。
吴沛璇表示,除事故问题,由于台大学生也会将机车、单车停进大学里内,里民反映停车位不足,因此这次也邀请台大师生参加,讨论是否可释出优惠,让里民也能使用台大校园的停车场。
台北市交通局长谢铭鸿表示,目前针对大学里的道路改造,交通局已有基本想法可先行处理,但较大胆的「道路S形」改造,仍需审慎评估,若调查里民的接受程度后显示愿意尝试,后续便可研究如何实现构想。
他说,盼收集意见后,能在年底前整理出道路改造规画,最终成功复制新加坡透过道路改造,将「乐龄长者社区」的交通事故率减少80%的优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