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15種「空汙」樹惹議 環部:減汙錙銖必較 續關注「生物源」

环境部近日公告台湾肖楠等15种树种,会释放异戊二烯,容易衍生臭氧,影响空品,建议不要种植。图为奋起湖的肖楠母树林。图/嘉义林区管理处提供

环境部近日发函给相关政府单位,指部分树种被证实会释放异戊二烯(Isoprene),因容易衍生臭氧致影响空气品质,其中有15种树种,如乌心石、肖楠和枫香等本土树种,建议避免选择种植,引发争议。环境部昨晚间也紧急声明澄清,强调并无公告禁止种植,近日也将邀集农业部林保育署、林业试验所及学界人士讨论,今天再说明日前发布的非公告,仅是研究计划,但也提及减少污染源已进入锱铢必较阶段,除要求传统的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减量,对于生物源可能的影响也会进行关注。

环境部说,针对各界就相关树种所提疑虑问题,环境部再次澄清并无公告禁止种植相关树种。树木可以拦截悬浮微粒等空气污染物,的确有助于空气品质提升。不过,根据国内外研究发现,有一些树种可能排放异戊二烯,也是臭氧前驱物之一,对于树种的选择须从各种不同面向多方考量。

环境部表示,环境部透过成功大学研究团队搜集上百篇国内外的论文,提出研究成果,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空污减量已有相当成效,目前各项污染物质若要再加以减少,已进入锱铢必较阶段。除了要求传统的固定污染源及移动污染源减量之外,对于生物源可能的影响也会进行关注,以持续提升空气品质。

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根穆表示,日前发布的不是一个公告,只是研究计划,成大研究团队结核各领域成员,计划执行当中也持续咨询跟研商,未来将广邀更多相关单位、专家一起参与树种的探讨。

张根穆说,过去空污减量多关注移动源、固定源,但其实臭氧产生有一部分是来自生物源,占臭氧的20%,随着空品目标愈来愈严格,减少污染源已经来到锱铢必较阶段,所以关注渐渐转移到生物源。环境部只是提供建议,并不具法规强制力,种树种也有其他生态、景观考量,都应纳入综合性考量,未来也会多面向研商,把指引做得更好。

环境部已订于近日邀集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农业部林业试验所及学界人士,共同讨论适合台湾这块土地与环境的物种,再提供兼具减碳、减污、景观等效益正面表列树种供作参考,避免民众疑虑,或植树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