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工作,與人相處更吃力?試試超夯的MBTI ,找到你的職場性格屬性!

图/Unsplash

文/曹受妍(조수연)

★ 同样空间里,非常不一样的同事

有时候光是跟与自己性格相异的同事待在同一个空间,就会让人感到生气。而我就有一个总是会引起我怒火,和我的喜好大相迳庭的同事。

通常我在抵达公司的同时,便已开启了工作模式的开关。在等待电脑开机的期间,我习惯排定当日待办业务的顺序以及预计需要的时间。想到今天依旧是紧凑而忙碌的一天,我赶紧打起了精神。上班时间中,我因为舍不得让屁股离开椅子,甚至不惜忍住不去上厕所,全心投入于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六点准时下班」的报酬——这是为了在生活中准确把工作过滤出来而做出的挣扎。

相反地,坐在我隔壁的同事——朴代理,过着工作与生活相融的日子。他一上班就会走向同事们打招呼,并且为了和同事们一起吃到美味的午餐,欣然利用工作时间搜寻美食名店。此外,还会自愿站在独自影印文件的同事身边,扮演说话的同伴。因此对朴代理来说,加班是家常便饭;因为无法在期限内完成的工作而向其他同事请求帮助,也是理所当然的流程。因此,让我觉得最不舒服、最恐怖的一句话,就是当他靠近我,然后对我说的:「需要帮忙吗?」本应该要觉得感谢的一句话,却误触了我「愤怒」的情感。

我为何会对这个同事展现的好意感到不自在且痛苦呢?如果用MBTI 的性向表现来看,这是因为两个判断偏好倾向极端,分别属于「T」思考型与「F」情感型的人相遇了。尽管没有人是坏人,也没有人做错事,却还是互相因为对方而感到不自在,并且随着时间过去,演变成了光是处在同一个空间里体会着不同的感受,也会消耗彼此感情的状态。就算用MBTI去理解、分析,这对我来说,依旧是非常吃力的事。

这是任何人都可能经历过的日常。性格截然不同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真的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我们必须记住——正因为各自的性格相异,所以可以互补。如果整间办公室都是像我一样的人,恐怕会陷入所有人一句话都不说、索然无味的荒凉氛围;然而若是只有朴代理那样的人,虽然工作气氛相当愉快,业务却难以如期完成。

在你们身边也有令自己感到不愉快的同事吗?如果有,那个同事在你心中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

上述性格特征是站在负面角度看待时,会得到的单词。人的个性就像硬币的两面,根据观看的人或状况,可以看到正面,也可看到反面。结果,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会根据看法而有所不同。例如上方表格中的特质,也可以解释成——

当用略为不同的视线看待同一个样貌,原先认为是缺点的部分,也可以看成是不同的模样。例如,身边如果有「➊不羁」的同事,他应该具有热情的性格,从另一面看他的人,就会认为他是个「➊ 有热情」的人。在我眼中,一直是「➍ 自我中心」的同事,对其他人来说,看起来可能是个「➍ 独立心强烈」,可以专心在自己负责的工作上的人。

在同事的正、背两面性格中,你正看着哪一面呢?实际上,朴代理对我来说是个公私不分的人,不过其他同事却觉得他拥有高配合度及亲切感。如此「发现自己对一个人的样貌所做的评价,只是那个人其中一个面貌」的认知,将成为不同性格的人们在同一个空间继续相处下去的方法。

MBTI 这个道具将提供给我们一个放下一切情感,好好看清那些让我们微妙感到不舒服的关键机会。这个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心中对某人的厌恶。所以,MBTI 也赋予了守护人际关系的力量。如果互相了解各自的性格类型,就可以理解对方的领域,因而克制会让对方感到不适的行动。不仅如此,也可以保护自己,免于被对方随口说出的话伤害。

透过MBTI建立关系的连结

在职场上与同事合作时,我们常因为气质与行动模式、信念、自身经验、对于状况认知的想法不同,而发生冲突。此时,人们通常会用自动浮现的想法,判断当下的状况。

举例来说,李代理一想到金科长就觉得头痛。平常金科长只想做一些引人注目的事,致力于展开新的工作;于是收拾善后不知不觉间就成了李代理的工作。当然不可能给人好印象的金科长,有一天在会议上的工作分配过程中,居然自愿负责工作强度最低的业务。李代理见状,陷入了思绪之中。

「你看他,不管怎样都不想工作。」(二分法思维)

「既然已经当上科长了,不是应该做一些有强度的工作吗?真的跟泥鳅一样狡猾。」(错误的标签)

「金科长每次都只想要做一些引人注目的工作,渴望被人认可⋯⋯所以我才会讨厌他。」(过度普遍化)

「这次的工作又要变成我的责任了。」(任意推论)

像这样,根据自己的信念、气质、经验等推断对方(事件)后得到的想法,被称为「自动化思考」(Automatic Thoughts)。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伦.贝克(Aaron T. Beck) 所述,这种自动化思考的认知错误可细分为:情绪上的推论、普遍化、任意推论、二分法思维、极大极小化、灾难化、个人化、选择性抽象化、错误命名、贬低积极因素等十种典型,这也是忧郁症患者的代表性特征。

折磨我们的常常不是事实本身,而是「相信那是事实的自己」。类似上述的状况也只是我们自己做出的解释。越是相信这是真相,在彼此的互动中就会更加敏感,因此可能让自己被伤得更深。幸运的是,虽然在物理上无法摆脱像金科长那样,让自己感到万分痛苦的同事,不过在心理上,还是有方法可以逃离的。只要迅速了解两件事,我们就可以从困扰着我们的想法中拯救自己。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是「生奶油」这个事实。在咖啡厅,如果店员帮我们加了很多生奶油,我们可能会认为它是特别招待而感到高兴,但在那样的状态下我们又很难看出被那些生奶油覆盖住的内容物实际上有多少,或者究竟是不是我们所点的饮料。就像这样,在自己心中如同生奶油般的自动化思考如果越多,李代理就越无法好好看清金科长的本质和事情的真相。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将「生奶油」从心中移除的作业。去思考:「我刚才对于对方的想法不是真的,只是如同生奶油的自动化思考。那个人的意图是未经确认的事实。」

第二,站在对方的立场端详需求。站在李代理的立场上,他应该会认为金科长是「开了一个头之后,把工作的善后工作推给其他人」的那种人,但是金科长的行动目的有可能不是为了在某人面前好好表现,或是展现绩效并得到晋升机会——说不定只是因为对启动新工作的兴致和热情,自动按钮被按下了而已。像这样并非依靠自身观点做出解释,而是依据对方的需求进行的解释,就可以稍微减少一些对金科长的厌恶和埋怨情感。

「MBTI」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两个事实。MBTI 可以让我们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性格并互相拉近距离,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接口。这就是将MBTI 运用在职场生活的有利理由。

此外,我们也可以透过MBTI 这个客观的数据,了解他人眼中看到的自己。如果金科长发现自己对新事物的挑战在他人眼里,可能被视为「虎头蛇尾的业务处理方式」,或许这会成为他改变行动的序幕。当然,就算互相了解彼此的性向,那些气愤、失落的情绪也不会一转眼就完全蒸发。但是,如果互相了解并体谅,原本觉得「错误」、「奇怪」的部分,可能会重新被视为「互补」、「魅力」的样貌。「在开始事情的人身边,也需要善后的人。所以你应该知道,我一直都负责收拾善后的工作吧?」如果以互补的关系表现,就可以在组内形成各自的领域和立足之地。如此一来,不只能够贡献自身优势,弱势的部分也可以借由伙伴的帮助完成,成为真正的「One Team」。

同时,MBTI 也发现了我们所不知道的自己。那些不论再怎么研究,还是很难了解的内在要求与动机、气质被整理成一个个标签,有助与人轻松沟通。「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懒惰且常常拖延计划的人,不过听说这都是因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我们可以像这样,找出所不认识的自己。或是:「金科长觉得我做事好像总是马马虎虎。但由于我是INTP型,所以总是依照策略工作。因为比砍树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磨刀的时间!」像这样透过深入的MBTI 解析,可以为我们创造与「自己都不知道的深层需求」面对面的时间。这样一来,它不但能够成为看到自己性格正反两面的契机,也可以帮你找到自信。

书名:《如果害怕上班,呼叫MBTI:给比起工作,与人相处更吃力的上班族,让心变轻松的16型人格共事说明书》作者:曹受妍(조수연)出版社:方舟文化出版日期:2024年2月6日

意犹未尽吗?前往「琅琅书店」购买本书电子版,结帐输入【style】折扣码,即享8折!

●本文摘自方舟文化出版之《如果害怕上班,呼叫MBTI:给比起工作,与人相处更吃力的上班族,让心变轻松的16型人格共事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