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心中必推的杨牧

杨牧诗作承接中西古典,示范多变化的文学技法。(目宿媒体提供)

郑毓瑜(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台湾大学讲座教授) 杨牧,一位同时拥有知识堡垒,又建构想像神殿的诗人学者。喜爱观察大自然,浸淫古往今来的文学世界,以哲思的高度探索爱、美、公理与永恒,每一本书就如同燃烧知识光热的星辰,而一整套书,就如同我们时时仰望的无尽苍穹。

■必推的杨牧

〈霜夜作〉,借由夏秋之交的景物变换,深入人生中必然与偶然的辩证。

杨泽(诗人)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想像,新世代读者阅读杨牧,至少会有底下两种大乐趣与大收获:

一,向后看,你会发现,生于一九四○年的杨牧,是台湾罕见,极少数每首诗,每篇文章后头都有清楚系年的大诗人,大散文家。杨牧全集的出版,作为一种文学回忆录,因此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时代回忆录!

二,向前看,你慢慢终将领悟,杨牧也是他那个年代,小岛台湾所能生产的,最优秀,也最勇敢的,诗的水手,文学的探索家。对我而言,他在福尔摩沙家族之外,至少探访,勘查了另外三座,叫「西洋文学」,叫「古典文明」,叫「自然美学」的大岛,希望善读者的你,不单可以分享他的发现,也能像他当初那样,做一个汪洋自肆,耽于远航的扬帆人!

■必推的杨牧

长诗〈林冲夜奔〉。现代诗中少见,难得镕铸抒情,叙事及戏剧于一炉的长诗。

张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杨牧全集》宛如多宝格,收藏杨牧一生心血,分门别类,置放在不同的柜格,层层叠叠,相生相成,饱含杨牧的学思才情,是文学的宝藏,也是时代的眼睛。

■必推的杨牧

《柏克莱精神》,因为杨牧以散文形式处理写景,叙事,怀人,论理等议题,呈现了1970年代的面貌。

陈育虹(诗人、译者)

好文学不朽,如果当今还有人捧读李白,后世就会有人捧读杨牧。《杨牧全集》集结诗人六十年丰厚创作,留下诗人感知学思的精髓,是我们最可信赖的文学与人生指引,我们如何能不珍惜?

■必推的杨牧

如果只能圈一本,就让我圈2014年诗人亲手选编的117首《杨牧诗选1956-2013》吧。诗由美出发,而不耽溺于美。我从杨牧文字的美,读到他对生命与创作最极致的真与善的坚定追求。如果能多圈一本散文,应该是《星图》。它是诗人与自我的思辩;是诗人对爱,生死与创造的探问。这本举重若轻的书是散文,是诗,甚至是小说。

陈义芝(诗人)

杨牧承接中西古典,发扬现代意识,扩充人间真与美的情怀,更示范了多变化的文学技法,是汉语诗文界百年难遇的奇才!

■必推的杨牧

〈搜索者〉。搜索,是人生的课题。搜索,为的是接收自然的启示,体会文明的面貌,破除心理的疑惑与失落。杨牧的〈搜索者〉,细腻地形容出天地间的召唤,演绎了浪漫的情怀,显现个人沉思的历程,语法跌宕,文采焕然。多年前我好奇此作,曾追蹑其行旅,去到温哥华岛,同样开车,走了一趟杨牧走过的路……    (本摘文由目宿媒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