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座屡爆让座争议 交通粉专曝47年前最初用意

脸书粉专《交通大小事》表示,博爱座原始美意是礼让给老弱妇孺,重点在于程客间互相体贴。(图/示意图,达志影像)

大众运输的博爱座常应是否该礼让引爆争议,脸书粉专《交通大小事》表示,博爱座从1976年开始普设,最初用意是礼让给老弱妇孺,让乘客间互相体贴,并非强迫他人或只能给老弱妇孺坐,若愿意礼让,每个位置都可以是博爱座,贴文引发网友热议。

原PO日前发文指出,台北公车的博爱座于1976年4月2日起普设,每辆车设置2个博爱座,原始的美意只是优先礼让老弱妇孺,并非强迫或只能给老弱妇孺使用,要不要让座是使用者的权利,但近来博爱座的网路公审事件愈来愈多,感冒不舒服、生理期坐,也被视为霸占博爱座,闹出许多纠纷,他强调博爱座不是只能给老弱妇孺使用,而是优先礼让,每个位置都可以是博爱座,建议多一份体贴、少一分责骂。

贴文激起网友回应,「从『礼让』变『须让』,从『老弱妇孺」变成只有『老』可以坐,现在在有些人眼中孕妇也不能坐了』、「建议每个座位都是博爱座,就没得闹了」、「礼让博爱座不等于是义务、必要、应该,就是有人拿来道德绑架尝到甜头,就开始得寸进尺了。」

卫福部社家署署长简慧娟表示,原来的「老弱妇孺」写法,有人认为会有标签化问题,也有的人不认为自己老或是妇孺,加上大家还是有共识,认为应该要设置博爱座,因此在《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修正案草案,研拟放宽建议乘坐对象,不再只有「老弱妇孺」,增加「有实际需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