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敌陆本土品牌竞争 Zara旗下3大姐妹品牌全数撤离中国

Zara母公司的西班牙印地纺集团(Inditex)宣布,将在7月底前关闭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在中国的网路商店。(图/天猫商城)

全球4大服装零售商之一Zara母公司的西班牙印地纺集团(Inditex)宣布,将在7月底前关闭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在中国的网路商店,客服热线则维持服务至8月底。Bershka等品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均超过10年,高峰期曾在多个省市拥有约200间分店,但各地分店截至去年底已全数结束营业。

香港《经济日报》指出,印地纺集团下属的这3个品牌均聚焦年轻群体,Stradivarius专注于女装,Bershka和Pull&Bear兼有男女装,在全球拥有逾2500间分店,占印地纺集团总营收约1/4。

陆媒报导说,3个品牌的在大陆知名网商天猫旗舰店首页均贴出公告称:「从2022年7月31日起,商店将停止销售该品牌系列商品。」网上商店仍在进行打折促销,但在售商品已经不多。在该平台上,这些品牌的粉丝数量均在400万以上,但自从前年印地纺首次出现季度亏损以来,其在中国的业绩便一直不见起色。

目前,印地纺集团在中国市场仍保留Zara、Massimo Dutti、Oysho等品牌,而数据显示,除Zara之外的品牌分店数量自疫情以来亦持续减少。

报导指出,近几年外国时尚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日子变得愈来愈难过,疫情后频频传出撤离的消息,包括NEW LOOK、Topshop等。在国内曾有大量市占率的Gap、H&M、Uniqlo也不好过。其中H&M的经营策略有一些问题,加上疫情影响,前景堪忧;Gap在中国市场深陷泥潭,旗下品牌Old Navy已经全部关店;Uniqlo的销售收益和经营利润表现也不佳,收入下滑,利润大降,多地分店关闭,当前面临的挑战不小。

业界分析认为,造成此一现象的主因是中国本土品牌的快速崛起,此消彼长下,海外品牌在产品质素、价格、供应链,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未来可能已经毫无优势可言。上述欧美品牌的撤离,正是它们无法符合时代需求而彻底「掉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