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不行!孙悟空石头出世的真相揭秘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许多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知识。在小说的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作者吴承恩描述了孙悟空的诞生过程,这段描述看似充满神话色彩,但其中却包含了地质学上的一些现象,例如球状风化。这篇文章将通过地质学的角度,探讨孙悟空的诞生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岩石类型。
孙悟空的诞生与球状风化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诞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过程。花果山的那块奇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胎。”经过漫长的岁月,这块石头裂开,产出一个石卵,最终在见风的过程中化作一个五官俱备、四肢皆全的石猴。
这一段描述虽然充满了神话的色彩,但在地质学中,实际上可以与球状风化现象相对应。球状风化是指岩石的棱角因为易受风化而逐渐缩减,最终形成近似球形的结构。这一过程正好可以解释孙悟空诞生时“石卵”形成的原因。
球状风化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岩石具有厚层或块状构造;
2. 岩石发育有几组交叉节理;
3. 岩石难于溶解;
4. 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初步推测出可能孕育了孙悟空的岩石类型,如玄武岩、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西游记》的其他描述,进一步探索孙悟空诞生的岩石类型。
八卦炉与岩石熔点的考察
孙悟空在诞生之后,经历了许多磨难,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中的考验。在《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经过四十九天的锻炼,最终逃出炉外,并获得了“火眼金睛”。
八卦炉的高温环境显然对孙悟空的身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彻底摧毁他。那么,究竟是什么岩石能够在如此高温的环境中保持基本形态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八卦炉的温度范围以及不同岩石的熔点。
虽然八卦炉是神话中的产物,但我们可以推测它与现实中的炉子有一定相似之处。文中提到“架火的童子,将火扇起锻炼”,这说明八卦炉中火焰的温度可以通过鼓风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在封闭条件下,燃烧煤炭的炉子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600-1700摄氏度。
结合这一温度范围,我们可以逐一排除一些岩石类型。
玄武岩的熔点在1500-1600度左右,如果孙悟空由玄武岩构成,他早已在炉中融化;
花岗岩的长石在1200-1600度左右开始融化,如果孙悟空是花岗岩,他应该处于半熔融状态;
而砂岩的主要成分石英熔点为1750度,略高于八卦炉的温度,这意味着砂岩在炉中不会完全融化。
花岗岩的特性与孙悟空的形态
经过上述分析,砂岩似乎是最有可能孕育孙悟空的岩石类型。然而,《西游记》中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我们注意:“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这个细节表明,孙悟空并不是完全未受影响,而是局部受到了高温的影响,导致眼部发生了变化,这与花岗岩的性质非常吻合。
花岗岩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其中长石在1200-1600度左右会开始融化,而石英则保持固态。这样的温度条件下,花岗岩可能部分融化,特别是长石部分,而石英部分保持稳定。孙悟空的眼睛被熏成“火眼金睛”,很可能就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长石部分融化,冷却后形成了硬化的外层,而石英部分则保持了清晰的视觉功能。
因此,孙悟空的诞生岩石很可能是花岗岩。花岗岩中的长石部分在八卦炉中发生了融化,而石英部分由于熔点较高,未受到影响,最终导致了孙悟空部分熔融、部分保持原形的特殊状态。
结论
通过对《西游记》中孙悟空诞生过程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吴承恩在描写孙悟空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地质学的知识。孙悟空的诞生过程,可以用球状风化和岩石熔融的科学原理加以解释。结合八卦炉的温度条件和不同岩石的熔点,我们可以推测出,孕育孙悟空的岩石很可能是花岗岩。
《西游记》与自然科学的巧妙结合,也让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传说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可能并未刻意追求科学的准确性,但他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创造出了一个既神奇又具现实依据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孙悟空的诞生不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是自然与人文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