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对立、对抗 陆学者:欧盟正极力寻找更平衡的对中关系

陆学者:欧盟正极力寻找更平衡的对中关系,不应对立,更不应对抗。图为13日,在维尔纽斯,立陶宛民众示威要求政府下台。(环球时报)

大陆《环球时报》15日报导,欧盟27个成员国外长和防长13日至14日在法国布勒斯特举行非正式会议,讨论欧盟发展「更平衡的对华关系」等议题。同时,法国总统外事顾问波恩正在访问中国并说「欧中不应对立,更不应对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认为,在处理立陶宛等问题上,法国等欧盟国家面临一个考验:如何在是非曲直和亲疏远近之间取得平衡。

报导称,这是法国今年1月1日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首次主持举办欧盟外长和防长会议。此外,法国总统外事顾问波恩在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共同主持第22次中法战略对话时说:「欧洲将继续坚持战略自主,欧中不应对立,更不应对抗,而应进一步增进互信、推进合作,继续做高标准的合作伙伴。」「法方理解涉台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将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环球时报》报导,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说:「一系列事态表明,欧盟内部的对华政策存在差异。」有些国家比较偏执,比如立陶宛,但也有想要同中国发展关系的国家,「如今,这种差异更加公开化」。

崔洪建认为,欧盟正极力协调对华立场,寻找一个「平衡」,比如,此次外长会议涉及所谓「中国施压」的话题,其实是因为立陶宛提出来了,而法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需要予以回应。「法国等欧盟国家目前面临的一个考验是,如何在是非曲直和亲疏远近之间达成平衡;它们不能指责立陶宛,也不能一味顺着它;不能让立陶宛这样的欧盟成员国产生不信任感,也不能因此影响与中国之间的整体关系」。

崔洪建分析中欧关系今年走向说,中欧之间的「疙瘩」仍然没有解开,但经历去年一系列交锋后,双方对彼此的底线有了一定认知,关系不太可能像去年那样出现明显的恶化趋势。

他认为,在一些与中国有分歧的议题上,欧洲在口头上或许会比较强硬,「但我们也要区分『说强硬的话』和『做强硬的事情』」。崔洪建提醒道,欧盟要吸取去年的教训,在表态和采取行动前有一个「合理的预期」,要避免对中欧关系造成实质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