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液化潜势区就安啦?漂浪岛屿:还有断层和场址效应
▲双北的土壤液化潜势区。(图/翻摄自土壤液化潜势区查询系统)
土壤液化潜势区查询系统昨日(14日)正式启用,民众着急上网查询挤爆系统。不过,关怀环境议题的作家「漂浪岛屿」在脸书提到,除了液化之外,地震灾害的3项因素还有「断层」和「场址效应」,「千万不要以为不在液化潜势区就万事无忧。」
「土壤液化潜势区查询系统」14日分为民众版及专家版开放查询,中午12时上线后涌入30多万次查询,甚至还有人因为连不上线频频打电话到相关单位询问,为的就是要确定自己的住家,或是即将要买的房子是否位于液化潜势区。
▲轻微的土壤液化其实有「减震效应」。(图/台南市议员郭国文授权提供)
不过,作家「漂浪岛屿」在脸书以「被窄化的地震危机」PO文,地震灾害的3项因素除了液化之外,还有断层和场址效应,例如在强震中倒塌的维冠大楼就不在液化潜势区中,但早就有专家指出永康位于「场址效应区」。
文中提到,场址效应虽然一直都有相关研究,不过至今都未公布详细的区域效应图,且现今还有许多未知的断层,相关单位应该要持续、更仔细地调查,「千万不要以为不在液化潜势区就万事无忧。」
被窄化的地震危机今天中午,大家都在对奖,对看看住宅平安奖,有无在「液化潜势区」内。但是,地震灾害的三项因素,断层带、液化区、场址效应区,都是加剧地震危害的因素,但是在媒体聚焦、名人加持下,太过注意「液化潜势区」,却忽略其他因素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