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的举债危机
(图/总统府提供)
蔡英文总统对于「前瞻建设」是否「债留子孙」强力回击,连马前总统都遭池鱼之殃。2024各党总统参选人从民众党柯文哲怒批「前瞻钱坑」引发后续议题延烧,而国民党侯友宜更指「债留曾孙」抨击政府。
回顾民进党赖清德先前撒币「教育补助」政策买票,教育部旋即表示会由行政院「额外编列」预算;对比蔡总统任内7年编列11项高达2兆5000亿的「特别预算」也就不足为奇。如此寅吃卯粮,显然已将台湾引入万劫不复的「大债危机」。
审计部在报告指出,政府近年编列多项「特别预算」,全都是用举借债务支应,截至去年债务未偿余额,已经高达5兆6000亿余元。民进党政府11项「特别预算」涵盖前瞻基础建设、防疫与纾困振兴、新式战机采购及海空战力提升等「特别预算」,光是前瞻就已编列8400亿元,即便追加预算将会导致债上加债,民进党依旧编「特别预算」突破《公共债务法》债务上限。
政府为推行政务达成施政目标因而制定常态预算的财务计划,亦可视为国家建设之具体数据,因此必须事先拟订才能妥筹财源,进而有效整合国家资源做整体分配。
蔡政府将「特别预算」常态化后,除了全国举债造成国库空虚,也会间接造成中央集权、分配不均以及大内宣化,地方政府无法透过正规管道争取补助、中央政府在经费分配上容易厚此薄彼、地方施政因中央执政的大内宣而相互竞逐。
蔡总统呛马英九担任总统任内举债破兆,自己也才增加4000多亿,殊不知「特别预算」有美化数字、规避审查、流动负债的基本特色,政府可用「特别预算」隐匿台面负债数字、动用资金容易规避审查、经费使用后续形成流动负债。「特别预算」已为蔡政府举债大开后门,一般政事以外可以「不计入法定举债之上限」,政府只想避免「违法举债」却没想过「依法还本」,蔡总统以此辩解举债任内最少,无疑是认知作战。
政府「特别预算」若将地方建设的停车场、轨道、渔港等列入项目明显越俎代庖,如果再用「前瞻建设」包装恐又文不对题,还会衍生地方弱智化、中央打地方、开空白支票等诡谲现象,地方政府逐渐丧失规画建设的评估能力而由中央即兴演出、中央透过预算挟持不同政党的地方政府进行政治角力、执政当局恣意开空白支票来做选举绑桩,后续甚至还会衍生工程弊案。
蔡政府已将台湾引入万劫不复的「大债危机」,编列「特别预算」规避《公共债务法》债务上限恐将引火自焚,即便牵扯前两任总统也无济于事。国家一旦触及符合「特别预算」的紧急危难状态恐怕早已阮囊羞涩,缺乏足够蓄积因应突发冲击之财政能力,未来建议中央与地方政府「上任」与「卸任」公布财务状况来做对比,好让全民共同监督政府的财政流动,才是真正体现「台湾经济好、政府有盈余」的政治口号。(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