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锦囊|卫星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卫星可以说是商业航天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将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才能实现获取地球数据,最终创造出商业价值。微小卫星在哪些领域有广泛应用?又是谁在为卫星数据买单? 它们如何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带着这些问题,36氪《CEO锦囊》直播间商业航天专场邀请到了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华创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铭、未来宇航创始人兼CEO牛旼,和我们一起聊聊小卫星如何发挥大作用。
在这场直播中,三位嘉宾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1、科普卫星产业的重要性。
2、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卫星应用发展的进程与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3、商业行业可以说是围绕卫星展开,那卫星数据主要应用场景有哪些?
4、商业航天产业链上不同企业在商业模式上有哪些探索?
5、像天仪这样拥有卫星数据的公司,合作客户的需求具体有哪些?
6、随着大模型能力的增强,以及遥感数据的丰富,大模型在遥感领域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有哪些?
以下为三位嘉宾和36氪的对谈,部分内容经过整理编辑:
36氪:卫星是商业航天非常重要的一环,请几位科普下为什么我们需要卫星?
杨峰:卫星技术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商业化的全貌,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科技进步的力量,也揭示了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和科技探索需求的增加,遥感卫星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星逐渐展现出其在信息传输领域的巨大潜力。
通信卫星的崛起,标志着人类能够跨越地理界限,实现即时、高效的数据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化进程。导航卫星的出现,更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远洋航行,都离不开它们的指引。然而,卫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本高昂,仅靠国家投入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卫星技术的商业化成为了必然趋势。
商业公司开始参与卫星的研发、制造、发射和运营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不仅降低了卫星技术的成本,还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商业公司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通过投入资金、制定政策等方式,为卫星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而商业公司则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推动了卫星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熊伟铭:历史的发展往往是由一系列关键事件推动发展的,而斯普特尼克卫星的发射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斯普特尼克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新篇章,更对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了其全球霸主地位,并在科技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斯普特尼克卫星的上天如同一记警钟,唤醒了美国人的危机意识,促使他们迅速行动起来,成立了NASA等机构,加大了对航天科技的投入,从而推动了整个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这种由竞争驱动的技术进步,不仅带来了互联网、直播、流媒体等现代科技产品的诞生,更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斯普特尼克卫星的发射无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回到当今,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为商业航天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促使各国不断投入资源研发新技术,进而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商业航天的繁荣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科技实力,也为从业者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牛旼:从商业航天的角度来看,卫星无疑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价值载体,其制造、发射、运营和应用构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OneWeb和Starlink等商业航天公司的崛起,标志着航天事业正在从传统的国家主导模式向工业化、产业化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不仅降低了航天技术的门槛,还使得更多企业有机会参与到航天领域中来,推动了整个产业的繁荣。正如电脑从巨型机到小型化、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一样,商业航天也在经历着类似的变革,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供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小型卫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它们不仅具有成本低、发射灵活等优势,还能够通过组网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和更高的性能。同时,高度集成化的设计使得卫星的功能更加全面、性能更加优越。而规模化生产则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商业航天的普及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卫星制造、发射等核心环节的进步,还带动了上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为商业航天提供了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还促进了整个科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商业航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36氪:既然卫星技术如此重要,那么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卫星应用发展的进程与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杨峰:首先,遥感卫星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简单的可见光光学卫星,到多光谱、高光谱卫星,种类不断增加,分辨率也不断提升。这种技术进步使得遥感卫星能够获取更加清晰、丰富的地球表面信息。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还出现了能够穿云穿雨、夜间观测的SAR卫星,以及用于森林防火等特定场景的红外卫星。这些不同种类的卫星共同构成了遥感卫星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随着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星座建设成为了遥感卫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Planet公司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通过发射大量小型、低分辨率的卫星,实现了对地球表面的高频次观测。这种以时间分辨率为核心竞争力的星座建设模式,为遥感卫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星座建设有望成为遥感卫星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遥感卫星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商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从政府买单到大型企业、小型企业乃至个人消费者,遥感卫星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这种商业化趋势不仅促进了遥感卫星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同时,个人化应用也成为了遥感卫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通过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遥感卫星将更好地满足个人消费者的需求。
牛旼:商业航天的闭环核心在于卫星的造价、发射成本、运维成本等是否能被其创造的价值和收入所覆盖。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商业航天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星座系统来说,还需要考虑平均成本和收入的覆盖情况。星链等公司的财报数据虽然显示收支打平,但其中并未计入发射成本,这实际上反映了当前商业航天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阶段性现象。目前商业航天正处于一个类似于互联网发展初期的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正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所证明的那样,一旦基础设施完善,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商业航天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其组网建设过程同样需要周期和投入。在商业模式方面,商业航天需要与互联网和AI深度融合,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场景。通过增加卫星数量,产生更多的原始数据和数据源,再利用AI技术进行海量数据的训练和分析,可以不断挖掘新的应用价值。这种融合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商业航天的竞争力,还将推动整个科技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熊伟铭: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自己与美国的创投和商业航天发展阶段进行直接对比,因为两国在资源投入、人均GDP、经济总量以及全球股市占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人均资源投入的角度来看,我们可能还处于更早期的阶段,类似于美国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水平。这种清醒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定位自己,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就像高考,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在制度建设上要有耐心和决心,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和优化。对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来说,更需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失败来积累经验,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创新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和高失败率,但正是这些失败为成功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需要从文化上、氛围上以及规则制定上更加宽容和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发生。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将有助于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翻新客户群体,拓展市场空间,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这将有助于我们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36氪:前面分享了卫星产业的发展和重要性,商业航天也可以说是围绕卫星展开,那卫星数据主要应用场景有哪些?
杨峰:我们的SAR卫星数据影像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环境保护、资源调查、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建筑安全、减灾救灾等领域,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与各行各业的合作。比如利用我们卫星的InSAR技术不但可以全天是全天候快速获取数千平方公里区域的地表毫米级的沉降监测数据,还能对监测区域的历史形变情况进行回溯,甚至还能结合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领域的知识和模型预测未来的形变趋势。那么如果这种能够大规模应用,将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咱们的基础设施监测,包括房屋桥梁的安全监测,如果能及时发出预警,就有极大可能避免或者减少灾害的发生。但是目前国际上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非常少,那么近几年咱们国内,除了天仪,还有中国四维、航天宏图、智星空间、微纳等公司,都制定了雷达卫星星座研制计划,并且完成了首批卫星的发射,相信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把各个行业的应用做得非常好,希望大家多多期待和关注。
牛旼:在农业方面,高光谱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虽然高光谱是在可见光之外的波段,肉眼看不到,但卫星传感器可以捕捉到这些信息,进行成像。这还包括水资源保护、推测地表下的矿物,甚至监测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这些都是高光谱技术的应用。
现在也有很多创新的应用,但本质上还是从发射卫星到数据应用的逻辑。我想补充的是,国外的卫星产业链划分非常明确,比如运营卫星的公司只负责发射卫星,不直接接触终端市场,而是把数据卖给下游的应用企业。
但在中国,市场环境和采购方式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发射卫星的人也需要去做运营和应用。应用开发者发现市场竞争激烈,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拿不到项目。慢慢地,产业链上下游开始相互渗透。
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关于投资。现在我们不仅需要耐心资本,更需要勇敢资本。就像熊总当年投资蓝箭航天一样,敢于在早期重仓投资。我记得2018年蓝箭的发射不太顺利,熊总又追加了投资,这让人非常敬佩。但现在,这样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了。
举个例子,美国的一些创新项目,比如英伟达投资的太空算力中心,用卫星提供算力,或者把太阳光反射到地面的项目,这些想法都能拿到上亿人民币的投资。但在国内,这样的创新环境还非常困难。包括熊总提到的Planet公司,如果不是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发射了100多颗卫星,它也不会有现在的价值,也上不了市。如果只投入了十分之一的资金,可能最后就白费了。所以现在现阶段,我们更需要重仓投资商业航天企业。
36氪:商业航天,顾名思义要有商业化能力。请问产业链上不同企业在商业模式上有哪些探索?
熊伟铭:首先,竞争不仅对公司、老百姓和政府都有利,而且是推动整个行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公司需要竞争对手来保持其创新活力和市场敏锐度,避免陷入自满和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竞争机制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从而造福整个社会。进一步来说企业需要寻求的是错位竞争。错位竞争能够使得所有参与者都从中受益。硅谷之所以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资本市场的高效资源调配功能。通过错位竞争,不同企业可以专注于各自擅长的领域,避免无谓的同质化竞争,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资本市场通过资产定价功能,能够引导资金流向最具潜力和价值的领域,从而推动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中,由于资本市场相对弱小和不够敏感,导致一些本该具有前沿性和高附加值的行业被浪费了大量资金在重复建设和低效产能上。因此,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其资源调配和资产定价的功能。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推动这些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以形成一个更加健康、高效和可持续的科技产业生态。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监管和制度建设,确保市场机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为科技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杨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航天产业内的各个环节开始逐渐打破原有的界限,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火箭制造与卫星发射服务的整合上,还涉及到卫星应用、数据服务等多个领域。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竞争与合作是并存的。传统上,企业之间可能会因为竞争关系而避免合作,但在当前的商业航天产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加速创新,从而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当然,竞争也是不可或缺的,它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机制也有助于促进产业的优胜劣汰,提高整个产业的水平和质量。我认为在初期发展阶段,企业之间的尝试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尝试可能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才能逐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初期阶段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同时也要关注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策略。
牛旼:以未来宇航为例,链接资源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即帮助制造商和运营商开拓卫星技术的应用场景。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合作,更是市场层面的拓展。同时,科普工作也很重要,通过科普工作,可以提升公众对卫星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当前国家注重数字经济和数据资源的发展趋势,这是推动卫星技术应用发展的重要机遇。过去政府投入大量经费建设IT系统和智慧城市系统,但往往忽视了数据的有效利用。现在,随着数据局的成立和各地数据局的建立,数据资源的价值得到重视。未来可以通过改变和创新模式,将数据作为核心资源来推动卫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通过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卫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数据来评估和优化卫星技术的性能和效果,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36氪:有了使用场景,再聊聊赚钱方式。遥感应用更像提供数据的服务,甚至情报服务。像天仪这样拥有卫星数据的公司,合作客户的需求具体有哪些?
杨峰:发展到今天,我们公司专注于SAR领域,特别是在InSAR技术上取得显著成果。利用InSAR技术高效、低成本地监测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形变与沉降,提前预警危房等安全隐患。我认为不论是从企业还是整个行业来看,都需要发射更多卫星以增加监测范围和数据积累。需要更多收入来支持卫星发射和技术研发,同时积极寻求融资以扩大业务规模。从面向政府的业务逐步转向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业务,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盈利能力。
熊伟铭: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从卖房到租房的转变,这是一个显著的市场趋势。太古里等地产公司在前滩等优质物业上的布局,表明即便目前这些物业可能暂不需要特定的服务(如卫星监测),但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些服务可能会变得至关重要。要满足这样的监测需求,需要发射大量的卫星。这不仅仅是遥感技术的应用场景,更是卫星技术潜力的巨大体现。在未来我们能找到创新突破点就变得格外重要,这个点一旦实现正向且持续的现金流,将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创新突破点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这个突破点可能目前还不为人知,甚至可能只有极少数人能够预见。然而,一旦这个点被实现并产生经济效益,它将迅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例如Palantir公司与美国政府的合作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私人公司与政府合作能够产生强大的市场需求和支付意愿。且不仅仅是遥感领域,各行各业都需要这样的应用场景,这反映了市场行为中对于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广泛需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将不断涌现。
牛旼:我国遥感卫星在自然资源、农业等多个行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国土资源方面的成熟应用。这充分证明了遥感卫星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为商业航天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所谓怎么去从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场景挣钱,两种方式,一种是帮他挣钱。另外一种帮他减少风险,帮他省钱。InSAR技术更多地是通过减少风险来为客户创造价值。虽然目前市场仍处于教育期,但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提高,这种技术的市场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我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遥感卫星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数据积累非常,这种积累将为未来的应用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因此,遥感卫星技术在未来将有更大的应用场景和商业价值。
36氪:大模型在遥感领域其实一直在用,请问随着大模型能力的增强,以及遥感数据的丰富,大模型在遥感领域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有哪些?
熊伟铭:我觉得现在的情况有点像70年代的个人电脑,那时候的PC,比如最早的Apple-1,功能非常有限,主要是一些极客在用。就像2012年的大疆无人机,除了航拍,我们也不知道还能用来做什么。但是现在,比如美团在深圳的自动送货无人机,已经完成了几十万次的飞行。这些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我们先建立能力,有了网络之后,各种奇思妙想的应用才会出现。也许这些应用的创造者不是我们这代人,而是00后或者10后。到那时,他们从一开始就有大量的卫星可以用,比如星链、GW,还有各种气象卫星,甚至可能还有中继服务。
他们可能会想出我们难以想象的应用。比如,我们可能需要更准确的天气预报,或者我是个农场主,我想知道我的田地的具体情况,包括土壤成分,或者极端天气的可能性。我可能需要一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如果这样的用户多了,杨总的生意自然就好做了,这就变成了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是需要全行业多发一些卫星,把网络连起来。当一颗卫星不在的时候,其他的卫星能不能像手机漫游一样接管服务?早年手机漫游还要收费,现在卫星的情况也类似。因为我们的卫星还不够多,基站还不够。我们现在的阶段,首先要提供足够的供给。每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先供给,然后应用才会发展出来。目前还是比较早期的阶段。
我还想到了两个科技领域的商机。首先,我们需要更强大的、低功耗的推理芯片。如果我们有这种芯片,就可以让卫星在天上直接处理数据,而不是把原始数据传回地面。900兆每秒的传输速度太慢了,不如让卫星直接返回处理结果,这样更高效。我们可以在卫星上先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压缩数据,用推理芯片来完成任务。不知道黄教主(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或者我们的公司们能不能开发出这样的芯片。另一个想法是,如果我每天、每小时或每分钟都在积累大量数据,等到要传回地面时,还不如用一个可回收的存储设备。就像AWS的Snowball一样,它实际上是一辆卡车,用来处理大量数据。如果数据太多,就不用传了,我可以直接开车过去把数据给你。我们可以定期,比如一个月或一年,给你送回一次数据。给你一个盒子,一个存储设备,然后你自己在地面上进行分析和训练。这样可能更划算,而这些都与AI的计算能力和算力息息相关。
杨峰:在进行卫星数据采集和分析时,我们的卫星在收集完数据后,会把原始数据传回地面站。然后,我们需要在机器上或采用其他方式来分析数据。这个过程对于简单的光学卫星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高光谱卫星,情况就不同了,一次成像可能就产生几个G的数据。
我们现在的数据传输速度是900兆每秒。我们的卫星收集数据的能力其实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第一个是我的卫星能源够不够。因为雷达开机的功率非常高,耗电量也很大,这就限制了我收集数据的能力。第二个限制是我的数据存储量和传输能力。就算我能开机很长时间收集数据,但如果传不下来,那也没有任何意义。
实际上熊总说的这两个点都是我们行业内正在做的事情。还有第三个方面,那就是激光通信。通过激光通信,我们可以加快数据传输速度,这样就能传输更多的数据。但是核心问题还是卫星上的计算能力。现在的目标是提高卫星的功率和计算能力,这样无论是通信卫星还是遥感卫星,都不需要把数据原封不动地传下来。可以把一些无用的信息过滤掉,只传回核心的结果。
这其实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看,我们在这块更多采用的是广泛合作的方式。比如国内有一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优秀的公司,叫做星测未来,他们是清华的团队。当初他们还是学生,在我们和清华天文系合作的时候,这些本科生、硕士生就在帮忙做项目。这些学生毕业后,他们不想去找其他工作,而是自己创业,成立了一家航天公司,专门处理天文数据。他们使用的是新型的GPU,以后每个卫星可能都需要这样的技术,他们可能还会有更多扩展的能力和商业模式。
所以我们和这个团队有合作,也可能和其他很多团队合作,因为我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我会在某些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我的数据量极大,没有人比我的数据更多。在其他方面,我会充分利用我的优势,和各个团队合作,谁处理得好我就用谁的。
「CEO锦囊」商业航天专场是由36氪&未来宇航共同策划,接下来还有更多商业航天主题直播,我们希望嘉宾们的真知灼见和实战经验能为创业者们提供更多解法,共同书写中国商业航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