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仲分寸尽失

(图/本报系资料照)

大陆国台办宣布重启台东凤梨释迦进口,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认为这是政治操作,批评台东县长饶庆铃不应配合起舞;如今,北农人事改选,陈吉仲也说韩国瑜任北农总经理时「菜土菜金」,让农民种菜要像下赌。自称农经出身的陈吉仲上任以来满口政治术语,一再暴露缺乏专业素养,导致这些年来,国内农业事务涉入太多政治操作,早已远离市场机制,偏离正轨。

在农委会对中国大陆暂停多项农渔产品进口束手无策之际,台东县府能苦民所苦,采取积极作法,以沟通代替对抗,这是在未降低国格前提下,为两岸农渔产贸易僵局解套的最佳示范;相较蔡政府呼吁各国挺「自由凤梨」、「民主石斑」,清楚证明一件事,就是有能力者找方法,没能力者找借口。

日昨北农出现经营权之争,陈吉仲再度发声,批评韩国瑜任总经理期间「菜土菜金」。陈吉仲的批评并不公允,毕竟菜土菜金关键在苗种生产、销售申报及查核机制的源头管理;例如,高丽菜因较易种植且省工,资金需求不高,生长期约70天,致经常发生产销严重失衡,中央对此现况都难以掌控,北农显然不是问题的核心。尤其,这样的情况也不只出现在韩国瑜任职北农期间,陈主委的说词未免过于政治化,也没担当。换言之,菜土菜金不能归责于哪个人或哪个批发市场,而是需要全方位资讯搜集分析,再配合农民自身经验判断菜价走势,才能避免产销失衡。

反过来说,如果农委会要回避这样的职责,一味地认定「北农拍卖价影响全国菜价并不合理」,那么,为何长年以来都不出手改革拍卖制度?北农经营权之争从任命吴音宁为总经理开始,其实已偏离创立宗旨,早该拨乱反正,回归专业并进行改革,例如全面电脑拍卖系统、冷链冷藏系统使用等,而不是在既有基础下,继续把北农视为派系和政党斗争的工具。

陈吉仲担任主委以来,农渔产品产销失衡导致价格暴跌的案例不少,遭中国大陆暂停输入的案例更是频繁可见,但他却提不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只能靠大撒币,及混淆农家名目所得与实质所得的「选择性数据统计」来夸大施政绩效,唬弄外界。

有能力者找方法,陈吉仲继续发牢骚抱怨在野党,只会让现况更恶化。北农人事遭政治干扰,主管部门分寸尽失,继续缠斗下去绝非农民及消费者之福,期待台北市长蒋万安能坚持跳脱派系与酬庸,拿出魄力让北农回归专业治理!(作者为农渔经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