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产销失衡?陈吉仲主委又何错之有!

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图/记者屠惠刚摄)

钟文荣/科普经济作家资深产业分析师

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在10月1日的农田水利署挂牌仪式上对外表示,台湾这几年「风调雨顺」,哪一个农产品有产销失衡过?想必陈主委这段话定招来很多骂声。不出所料,果然遭自学界与农民的批评,但陈主委并未向同僚内政部次长看齐修正,于是乎,大家眼中的「失言」,依旧是陈主委口中的「义正词严」!

话说回来,陈主委与陈教授口中的「没有产销失衡」,相对于理论经济学的「供需均衡」,事实上可以将之当成是一回事,所以,陈主委谈的其实是一种理论均衡的概念。只是,理论均衡的概念在现实上很难存在,说穿了就是经济学那句经典假设,「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但深谙经济分析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其它条件」很难掌握,更何况这个「其它」,其实包含了「除此之外」的所有条件。

学过经济学原理的朋友或许还有点印象,所谓的「供需均衡」指的是供需模型供给线与需求线交会,这时候交会点上称之为「均衡」,共同决定了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然后,教科书一定说明了这个「均衡」的特质,就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之下」,均衡情况会持续下去。明眼的朋友一定会忆起,在经济学原理中,依价格因素,不管是短期的供过于需的「过剩」,抑或是需过于供的「短缺」,以至于非价格因素下的需求线与供给线的移动,最终都会回到「均衡」。

就像有人在荡秋千一样,荡来荡去,即使轨迹忽高忽低,最终都会回到起始点,这也是一种均衡。所以,以结果来论,即使「其它条件」改变了,最后都是一种「均衡」。我试着推论陈主委的意思,想必农产供需最后都会回到均衡,其他人所见到的,就像是秋千的动态轨迹,大家听了他的谈话,一定心里头OS一顿:「WTF!事实根本不是如此好吗?」或者是说,这种均衡,有说简直和没说一样。

中国大陆有个著名的经济学笑话,这个哏很多人都用过,这个笑话我收录在拙着《搞笑经济学》里头,这个哏只要有基础经济学的程度的朋友都能够会心一笑。

一群武校学生要毕业了。老师告诫他们:「学成以后,千万不能和经济学家过招,因为他们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这只「看不见的手」讲的是「价格机能」。但这个哏还不够,更高层的经济武功是「均衡」,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最终」都会处于一种「均衡」情况,不管是输赢如何!

「风调雨顺」后也会产生均衡,过程就是供给量超过需求量,现象就是「过剩」,农产价格很烂。处理方法大家都见过,不就是成批农产品往部队阿兵哥嘴里塞,或者成批放到烂,因为供给量减少,最终价格一定会回跌。因此,我们所见的谷(果)贱伤农就是一种动态过程,这时候农作物收成的价格仍无法支付收成的成本,农夫理性作法就是不要收成,当然,这会让农夫一事无成,心里头淌血。

所以,农夫心里头根本不是期待「风调雨顺」,反而期待一些气候风险,才能有超额的利润。从这点看来,陈主委说对了一件事,反正农产供需最终都会「供需平衡」;但同时也说错一件事,事实上农夫不会期待年年「风调雨顺」!但我也得提醒一下陈主委,网路发达之后,任何言行都会被纪录在网路世界的资料库中。

例如,2018年,「产销失调问题,用福利政策的方法解决,台湾农业就永远无法进步了!」这句话就是陈主委说的,所以陈主委心里头是反对政府花钱解决农业产产销的问题(代表事实上存在「产销失衡」的问题),但还是用花钱处理「产销失衡」的问题。同样的2018年,蔡英文总统也曾因为农产品价格惨跌,严词批判当时还是副主委的陈主委「用学者空口漂亮话,要查农委会是不是人出了问题!」

这阵子,大家还是一脸疑惑,那些新闻画面扔掉的农产品又是怎么一回事?我可以告诉大家,那是一种「试图」回到「产销平衡」的一种作法,画面也许很耸动,但决策过程绝对很理性,因为大家看不到农夫心理头正在淌血!

热门推荐》

李沃墙/蔡总统递出橄榄枝 「亲美和中」难一石二鸟

►连续21次打房都失败 政权动摇南韩房地产泡沫怵目惊心

吴学展/Podcast搞政治行销可行吗?谁会虾挺林飞帆蔡壁如、苏巧慧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防疫新生活!国内旅游票券特价开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