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介白/检察官在紧张什么?

司法改革国是会议分组会议于20日展开,但一路走来争议频传,被砲轰是场司法大拜拜。(图/记者翁嫆琄摄)

文/董介白

司法改革国是会议第三组委员、也是高院法官林孟皇投书媒体点出检察体系让身为该组委员的他非常不安,原因在于,检察官司法官属性正面临遭剥夺的危境

何谓司法官属性?在行政院法务部所属的检察官,有上命下从,有升迁的行政背景与关系,和法院法官的独立审判不受干预完全不同。我们不禁要问,检察官为何要如此紧张?从早年的检察官羁押权丧失,到搜索权、监听权、扣押被没收等,检察官的权利怎么了?怎么会节节败退,在历史轨迹里留下侵害人权的种种,注定检察官的尚方宝剑生锈,如果检察官们的心态再不改,被改革是免不了的。

蔡政府上任后回应全民的司法改革国是会议,人民参与是主轴,也就是「人民的司法」。然而,国是会议分组会议上周陆续开展,各分组会议却为了委员的背景、为了程序问题争执不下;此外,传统纸媒关注的焦点,多以看热闹的心态报导成本最小,又有冲突卖点的委员名单黑箱。乃至于讨论才刚起,却让民众有种司法大拜拜的乱象

这还只是场边花絮而已。口水与不满总较能吸引阅听众的目光,骗骗阅读及点阅率。事实上会有这些插曲与花絮再所难免,但热闹完了仍旧要回到主场才是,切莫模糊了焦点。而媒体的责任,也该发挥督促正向改革的正道才行。

林孟皇是司改国是会议第三组「权责相符高效率的司法」的委员,暂不论他在司法实务圈内的评价,但他敢言、敢开砲、具高知名度却是事实,也因此他具有相当程度的媒体话语权。而这组会才刚开,但光是为了主席可否参与表决、议题是否该列为报告案还是讨论案,该组法律人委员们竟毫无自觉的争执不下。试问,国人期待的司改,是请你们来开会、来吵程序问题吗?

▲根据《ETtoday东森新闻云》心情投票结果指出,本次司改多数民众认为「建立恐龙法官、滥权检察官淘汰机制」最该优先处理。(图/翻摄自《ETtoday东森新闻云》)

回到林孟皇点出的关键问题,来自检察体系的声浪为何要排挤自己,主因是检察官深怕他们的权利一再丧失,到最后成了单纯的公诉行政官,没了司法官在宪法位阶上的保障,忧心公务员没有的司法官专业加给被砍掉,当然还有退休金福利

十多年前,检察官因为存有羁人取供的质疑,检察官可自行决定的羁押权换由法官决定;过往,类白色恐怖时代的违法浮滥监听问题,也让检察官的监听改成令状,须由法官决定;再者,「马王政争」爆发的特侦组违法监听国会,导致《通讯保障及监察法》(简称通保法)的修正;甚至去年最接近的修法,检察官连扣押没收的权利都被休掉了。

现在检察官能够穿上司法官外衣的原因,就是检察官还有传讯、拘提及通缉,以及起诉与否和缓起诉的最后权利。如果,检察官连这最后的权利都遭受剥夺的危险,是否还具司法官的身分势必将被检讨,而这也是林孟皇所谓的检察官定位问题

林孟皇点出,当检察官身分定位不明时,就会发生限制人民自由的侵害人权实例,检察官目前所剩不多的权利当中,如限制出境,无论处理过当、有无违反比例原则等,都会造成人民乃至企业的危险。

▲人权保障与薪水保障,孰轻孰重检察官的天秤该如何摆放?(图/达志示意图

想想,检察官原来拥有的权利,为何一样一样的不见?关键原因与人权侵害存有极大的正联想。如果检察官只想着要「靠行」仍是司法官,为何不在办案时,选择与人权保障站在同一边;如果只想着薪水保障,弃当事人的基本人权于不顾,可预期的,检察官将会输到脱裤子。想想吧!检察官们。

好文推荐

董介白/柯控马泄密、马模糊焦点,泄密违宪政体制官司不利

董介白/林若亚抗税成功苦等10年!大法官应速审指标案

董介白/羁押庭宵禁修法人权向前走

董介白/检察官、法官心态改革,司改才能成功

董介白/特侦组关门大吉天注定

董介白/台湾监狱一人一床难如登天?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董介白,东森新闻云撰述副总编辑,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