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脑血管阻塞 医示警:突冒5大症状不能拖

监察院长陈菊惊传健康亮红灯。(图/本报资料照)

监察院长陈菊日前感冒就诊,同时安排例行健检,高医今(27)日表示,检查发现她右肾有颗3.5公分肿瘤,随即手术治疗;但在出院前突右下肢无力,确认是左侧脑血管阻塞,所幸黄金时间内进行妥善处置,危机及时化解。医师指出,脑中风的症状会突然表现在人体的5种功能上,包括运动、视觉、言语、感觉,以及意识,只要任何一种症状出现,务必尽快送医以免延误病情。

神经内科医师邱映伦先前于澄清医院中港分院专栏撰文指出,脑中风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指突发性的脑部某一区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造成该区脑细胞死亡或损伤,进而导致该区支配的肢体、认知、语言或吞咽功能出现障碍。一旦脑中风发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局部脑组织就会开始受损,甚至是无法回复的程度。

邱映伦接着提到,脑中风主要分为2类,其一是缺血性脑中风,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受损,占所有脑中风的70~80%;另一是出血性脑中风,因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内出血,进而损害脑细胞,占所有脑中风的20~30%。

谈及脑中风的症状,邱映伦说,会突然表现在以下人体的5种功能上,只要任何一种脑中风症状出现,特别是突然发作的,建议越早送医越不会延误病情:

1、运动: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走路不稳,向某一侧倾斜、脸部表情不对称,眼歪嘴斜。

2、视觉:看东西变模糊或视野缺损 。

3、言语:说话有困难、咬字不清楚、无法理解别人说的话、答非所问。

4、感觉:单侧脸部和肢体麻木。

5、意识:嗜睡、昏迷或是变得迟钝。

邱映伦强调,大部分的脑中风病人发病前是没有前兆的,但造成脑中风的危险因子,则可能存在已久,只是病人忽略或是没有察觉。以常见的动脉粥状硬化导致缺血性脑中风为例,病人经常已经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一段时间,例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抽烟等,脑血管的狭窄也已逐渐形成,但在脑血管没有完全阻塞之前,病人很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是仅有些许暂时或不严重的缺血症状,例如头晕、短暂性视力模糊等,使得病人并未提高警觉。

邱映伦提醒,若突然出现疑似脑中风相关症状,即使症状在短时间内就改善,也有可能是暂时性脑缺血的症状,例如头晕、半侧脸及肢体麻木或无力、走路不平衡、视力模糊等,千万不能轻忽。即使没有脑中风的危险因子,也需要提高警觉,至神经内科门诊接受评估。

光田综合医院副院长严宝胜先前表示,卫福部健保署已放宽动脉取栓与静脉血栓溶解剂的时间,万一患者发生中风,4.5小时内都可以打静脉血栓溶解剂,24小时内可执行动脉取栓手术。因此建议民众一有症状马上就医,才能让脑中风的后遗症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