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培育现代农业“种子选手”
天府现代种业园。 本报资料图片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10.18亿元,同比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59元,同比增长13.2%……我市农业农村工作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贡献了“三农”力量。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加持”。作为全国5个之一,西南地区唯一获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成都市将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正在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动力支撑,全力做强科技创新策源引擎,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科研“种子选手”
“国字号”农业科技中心月底投用
这几天,中国农科院现代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甘炳成忙得不亦乐乎——本月底,位于天府新区兴隆湖畔鹿溪智谷核心区的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一期将投入使用,他带领16名专家组成的食用菌设施栽培与健康产品创新团队也将正式入驻。
据甘炳成介绍,团队将针对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进一步拓宽新品种选育、栽培、加工技术科技攻关,支撑全省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甘炳成领衔的食用菌团队,是即将入驻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22个团队之一。而依托这些科研团队,中心已累计成功引进深圳易瑞生物、中环易达、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99家,入驻主体项目105个,完成投资82亿元;引进国内一流科技创新团队94支,组织实施协同创新重点项目111个;引导11只共200多亿元基金参与投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中心已有3个项目纳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和《农业部直属单位中长期基本条件能力建设规划》。
据甘炳成介绍,作为“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核心区,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将重点建设1个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院士工作站、8大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单元、9大公共实验平台、1个企业研发中心等,推动建设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产业“种子选手”
培育新品种作物,打造农业产业新场景
已进盛夏,位于新津区的天府农博园大田展示区中,一大片玉米迎风招展。富含花青素的黑甜玉、鲜甜爆浆的白超甜……各种新品种玉米在这里轮番成熟,在展示示范的同时,还吸引了大批消费者采摘购买。
这是天府农博岛高品质科创空间,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各种农业新品种与充满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新场景。
在这个以“农业博览+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主导的产业功能区内,12个高品质科创空间项目、3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形成了“室内展场+特色展馆+大田展区”博览创新空间,以建筑点睛呈现“永不落幕”的田园农博盛宴;而56个沉浸式体验场景、48公里农博绿道体系“串珠成链”,27个羊马河生态环境整治项目,300余个农博大道等景观小品,让田园生活与良好生态相得益彰,推动川西林盘生态文化价值转化,推进城市营建逻辑和经济组织方式变革,完美呈现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
而在这些新品种玉米的源头——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内,一场高端种业盛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办中。首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将于9月举办,届时将举办天府国际种业高峰论坛、四川省第三届“藏粮于技”院士讲堂暨长江中上游水稻新品种现场考察会。
新闻延伸
立足实际 各有侧重
打造一批“种子选手”
成都都市农业和食品产业生态圈内,各产业功能区正在积极布局新赛道,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协同支撑体系,培育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的产业新动能,共同构建千亿级都市现代农业及食品产业集群,建设形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面向全球的都市农业和食品产业生态圈。
其中,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立足生物农业和康养旅游,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西部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成渝乡村振兴样板区;中国川菜产业城将建设成为全国川菜产业高地、世界川菜文化中心;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着力于优质粮油科研服务和生态康养旅游,构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振兴川米先导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成都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园将打造现代农业装备产业高地、服务成渝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天府农创园将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研发培育,成为泛亚水果交易集散中心、中国西南果都、西部绿色食品加工和天然产物提取中心。
本报记者 陈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