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富阳》从「中元节」话两岸文化!

程富阳》从「中元节」话两岸文化!(照片来源:作者脸书)

【爱传媒程富阳专栏】农历7月15日的中元节,虽还有几天才莅临,但台湾已有不少家庭从日前8月8日父亲节,就开始准备起三牲祭品,祭拜「普渡公」及「好兄弟」了,因为是日刚好恰逢俗称「鬼门开」的农历7月1日。

其实,全球疫情严峻,台湾亦不可免,5月以来,早已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虽鬼月未至,实有8百多条性命,因政府的疫苗采购政策失误,已冤枉先行为鬼了;最近网路更流传有「疫苗打高端,骨灰让人端;卷起衣袖打高端,写好遗书上云端。」让人闻之背脊发凉;看来,今年的中元「鬼月」,是不能等闲待之,免得人鬼杂遝,难保虽阴阳分界,到头来却殊途同归,岂不哀哉!

但今天,我们不妨趁着中元祭拜之际,也来闲聊这个在中华文化里头,深具佛、道两教诸多传说与元素的民俗节日。

其实,这个行之千年的地方民俗「中元节」,系起源于纪元1~2世纪东汉张道陵所创的「道教」,该教全年实施有三次盛会;分别是天宫大帝、地宫大帝及水宫大帝的诞辰,合称「三元」。

通常我们习惯称正月15日为「上元」,系天宫大帝举行赐福的时节;7月15日称为「中元」,是地宫大帝用以赦免亡魂的罪日,由特任官普渡公代为执行;10月15日称为「下元」,则是水官大帝为农民丰收、酬谢土地的日子。

但一般地方民俗,总偏爱佛教中《盂兰盆经》的故事;盂兰盆(ullambana)是印度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则是「器皿」之意;所以,「盂兰盆」的意思,就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之意,即是用盆皿装满生疏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而其中最为脍炙人口,引为「中元普渡」的由来,即相传是佛祖手下第一尊者「目犍连」;有一天,他透过他的神通眼,看到了自己死去的母亲混在恶鬼群里,饿的不成人形,备受痛苦,于是目莲尊者用钵盛饭,端给母亲;谁知,饭一入口,顿时化成炭火,尊者看到自己的母亲受烈火煎熬,内心真是痛苦不堪,于是请求佛祖指点,如何营救母亲脱离苦海。

佛祖说:「你母亲生前自私刻薄,不行善事,致有如此报应,要救她,需在7月15日当天,准备罗列百味五果供养众饿鬼,结合所有僧侣及众神的威力,方能拯救陷在地狱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于是,目犍连尊者照着佛祖的指示去做,最后不仅解救出自己的母亲,并普渡了天下众生的父母亲,这在佛教称为「盂兰盆」法会,而两岸的祭祀方式,也几乎雷同。

虽说中元节是农历7月15日,但因在7月1日(俗称开鬼门),地狱众鬼即已散放人间以为乞食;因此,只要在农历7月1日~15日之间准备祭品祭祀,鬼神都会照单全收,予以降福。

较有趣的说法是,祭祀时间最好在午时(12点)以后,最佳时辰则选在未、申时之际(下午1点~5点间);我暗想莫非乃考虑众鬼睡得晚,刚起床,正好「早午餐」一起享用,吃完了,正好赶回去准备就寝,不会赖着不走;致于祭祀的物品及方式,各有说法,但忌讳同时摆设香蕉、李子及梨子(因为谐音为「叫你来」)。但其实只要心诚,无论神鬼,是不会太计较祭拜什么祭品的。

事实上,中华文化岂止敬神而已,对祭鬼一事,也向来不马虎;如台湾基隆,每在「中元祭」之日,就群聚在俱特色的水岸边施放水灯,为十方兄弟亮光指道;而宜兰头城每年的「抢孤大赛」,更让阴阳两界,人鬼同庆,一起见证人世间的喜庆热闹;但今年因疫情,怕是只能人鬼殊途,各行其道了。

至于无论是中国唐朝李商隐那:「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的冥游;或殷尧藩那:「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的回音;抑或李郢那:「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的意趣;还是清朝庞垲那:「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的遥想;早已融为中华民族古意盎然的文化诗情,而非如今台湾「全联式」的鬼话连篇。

清朝福建巡辅王凯泰在《台湾杂咏》中说:「道场普度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即认为鬼月与中元,都是结合咱们中华古老宗教教义,来弘扬孝道,勉人行善,发挥人溺己溺的正面节庆意义,而非以肉食祭拜鬼神,曲意奉迎,并祈求自利避邪的自私行径。

如今,海峡两岸无论是藉「中元普渡」,祭拜这个「鬼神并存」的民俗善念;或者假清明祭祖,以示渊源怀远;抑或庆端节裹粽筏舟,以彰忠贞气节;还是逢中秋食饼,以懔同盟连心;或是贺春节团聚,以祈万众安康,都是绵延中华文化的传承,岂是目前台湾执政者用「去中」的教改方式可以泯灭的。

今年,逢疫情而适此节,何不让两岸暂搁政治意识纷争,祈两岸民众共藉几柱清香以敬神;齐贡三牲瓜果以献鬼;让目前这个只言鬼不言诗,只祭物不祭心,只惠己不惠鬼的社会,汇入一股心念为善的中华传统虔诚信仰,来拉近两岸彼此的文化心灵以抗疫,并为两岸「中元」,共同祭祷!

作者为退役上校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