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湿地保育有成 冻原天鹅、黑面琵鹭齐聚
成龙湿地发现3只小天鹅(左)与黑面琵鹭(右)一起觅食。(观树教育基金会提供/张朝欣云林传真)
3只小天鹅是台湾相当罕见的「迷鸟」。(观树教育基金会提供/张朝欣云林传真)
云林县口湖乡成龙湿地近日出现3只小天鹅(冻原天鹅),且与黑面琵鹭于同一水域被发现,让长期驻守湿地的观树教育基金会研究人员相当振奋,表示这是成龙湿地自今年7月正式成为国家重要湿地后,最令人难忘的1笔纪录。
小天鹅英文名为Tundra Swan(冻原天鹅),繁殖地在北极圈的开阔草原或苔原地带,度冬时往南飞至日本、大陆沿海,台湾并不在小天鹅的迁移路线上,所以仅有零星纪录,是相当罕见的「迷鸟」。
观树教育基金会主任王昭湄表示,最近进入候鸟季,研究人员观察成龙湿地及周边鱼塭是否有黑面琵鹭踪迹,原本以为湿地里3个白点是黑面琵鹭,拿起望远镜头一看,竟然是在台湾极为罕见的小天鹅。
研究人员共记录到3只小天鹅,且皆为成鸟,小天鹅喜欢栖息在浅水域,以水草、有机物、小螺、小虫为食,这与成龙湿地周边充满芦苇及海雀稗的草泽环境类似,可能因此吸引小天鹅驻足。
王昭湄说,成龙湿地原为农地,1986年韦恩台风后变成湿地,基金会2009年起受农委会林务局委托,在成龙村带动村民关注环境议题与湿地保育,成果丰硕,因此今年7月由内政部正式公告为「成龙重要湿地」。
成龙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郭明源指出,小天鹅选择成龙湿地为迁徙中继站,是成龙村的福气,未来社区会依据重要湿地保育利用计划,打造成龙村成为人、鸟皆宜居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