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如何文化? 茹国烈细数BEAM

茹国烈谈城市如何文化,认为街道是唯一让人愿意离开家的理由。(陈俊吉摄)

茹国烈出版《城市如何文化》一书。(香港中华书局出版)

茹国烈认为,去享受一个城市后会发现,街头比博物馆的文化更精彩。(陈俊吉摄)

文化是什么?这个向来可以吵上七天七夜的大哉问,在不同的位置、角度,也会有各种不同视野的答案。曾任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作为香港文化发展的见证者与亲历者茹国烈从城市的角度看文化,他说:「文化是一锅汤,而城市就是锅」。

城市是锅 文化是汤

从事艺术文化管理30多年,一直是实践者、参与者的茹国烈,疫情前的职涯休息年,他让自己进行了一场在欧洲各城市一个人的旅行,「去充分感受、享受一个城市,并且发现街头比博物馆的文化更为精彩」。他于是自问:「文化是什么?让自己感兴趣的究竟是艺术还是文化?」这次的文化体验之旅,让他思考文化应该是什么,茹国烈当时便在饭店的床上舖了一大张纸,写下和文化密切关联的事物包括种族、宗教、教育、文字、时尚、饮食、节庆等,最后归纳出四个分组。

茹国烈提出文化的四个分组:「信念和价值观」(Belief and Value)、「日常生活风格」(Everyday Lifestyle)、「艺术和创造」(Arts and Creation)、「记忆」(Memories),即「文化光谱」(BEAM)的概念。他认为文化可比喻为一锅汤,而「文化光谱」就是四类不同的材料,在城市这个锅里,不同的材料组合成各具风味的汤,「而且是像卤水的汤,可以不断地加入新材料、调味去煮,但汤底是代代相传不换的。」

台湾剧评人、学者耿一伟曾比喻「文化就是阿嬷」,认为「文化不一定是好生意,没有好生意也一样需要文化。我们要养阿嬷,因为她是阿嬷,不是因为阿嬷可以给我们钱,我们才关心阿嬷。」对这样的说法,茹国烈完全同意,他认为重点在于「文化不应是拿出去卖」,不应只追逐文化经济而漠视文化根柢,但文化未必不会是好生意,且文化本包含了日常生活方式,「养活自己也是生活中很应该而必要的,例如池上产米,米也可以说是池上的『阿嬷』!」政府强力介入补助与发展出永续、能养活自己的文化相较,后者更为可靠。

城市再生 打造特色

以「文化光谱」的概念看世界各地的城市和邻近香港的台湾,茹国烈看台南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可说特别在E与M的元素上特别鲜明,为了将历史与庶民生活在当代紧密结合,也推出「至圣点心面」、「成功啤酒」、「天后豌豆酥」等由古人和神仙担任代言人的伴手礼,也有林百货修复成文创百货,「把城市的种种回忆,自然而然地变成日常生活」。

一向被形容为「文化沙漠」的高雄,茹国烈则有多次机会造访卫武营和大东文化艺术中心,可看出高雄近年希望透过「艺术和创造」(A)面向为城市打造特色,茹国烈指出,「大型标志性建筑往往带动文化旅游,如1997年开幕的古根汉美术馆就带动了城市再生。」但长远而言,要让A能结合B、E和M的元素;至于台北,国际型的大都会,在茹国烈看来BEAM都完备,「是可以让任何一个旅人可以在1个小时内就适应的城市,例如可用同一个软件叫车」,但也会更展现全球化元素而难以分辨在地特色,茹国烈解读:「杂也可以是一种特色」。

不论香港、台湾都有愈来愈多的文化空间与区域,从书店到西九文化区,在城市中展现着不同的姿态并扮演着不同的文化角色,茹国烈认为文化空间的成长、兴盛与示微,也反应了是否紧密结合于BEAM四个面向,「就像逛街和逛百货公司不同,逛菜市场也未必只是购物,更是社交!」而在他看来,最迷人的文化就像是逛街和逛市场,「街道是唯一让人愿意离开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