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如何转型破解融资化债难题?这场大会支招“三大路径”,与产业联动是关键
财联社12月11日讯(记者 李翀)当下城投行业转型正在各地政府引导下“如火如荼”展开,城投平台结合自身实际也在积极探索谋求新模式。如何发掘产业发展机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创新,与城市产业形成有效联动?特别是在国家为了稳增长、促发展、防风险的关键时期,出台了一系列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背景下,如何用好用足政策,做好做大城市运营文章,都是摆在城投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12月10日,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数字化协会指导,江苏大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方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鑫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城投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京顺利召开,大会围绕“掘金产业新时代 培育增长新动能”为主题,就分析研判城投行业面临的形势变化展开探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家、600余位城投代表和产业机构参会。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名誉副理事长、城市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会长崔国清表示,本次大会以“产业”为主题,对当下专注产业转型的城投公司来说意义深远。江苏省文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朱国强表示,大会有助于探索出更多文化发展与城市建设合作的新模式、新思路,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多位与会人士对财联社表示,随着近年来监管文件的不断下发,城投平台在产业转型中的融资化债问题较为凸显,尤其是投资项目回报周期较长与短期融资压力较大的不匹配,在新增融资渠道收紧的情况下,信用溢价风险、再融资风险及流动性风险愈加显著,不过当前城投平台在财政化债和金融化债的政策指导下,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并盘点处理高息存量债务,各地方平台也在积极压降城投类资产占比,通过特许经营等多元化投资模式以及数据入表等创新型经营性资产为产业化转型做准备。
大会主题演讲期间,奇瑞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原合肥建投董事长吴晓东从合肥产投实践出发分享了合肥建投产业投资的经验,他表示,产投平台要始终以扶持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初心,坚持“投大、投早、投科技”,“强链、补链、延链”的投资策略,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新资本形成中的杠杆和引领作用,所谓的“合肥模式”就是要按照市场的逻辑、利用资本的力量、做有为的政府。
对于城投转型,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应当坚持循序渐进、分类处置、合理负债、从财政体制、考核机制等确保地方政府不再赋予国有企业政府融资职能等四大原则推动城投公司积极进行转型,实现轻装上阵。
对于具体的转型路径,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袁坤龙提出“三大点”,一是要分类开展资产盘活,二是围绕区域资源和业务优势探索、明确转型方向,包括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综合性园区服务运营商、投资类平台和产业经营类国企。三是紧盯国家政策导向,把握创新发展机会,如数字产业、康养产业、乡村振兴、“三大工程”、绿色低碳等。
中国城发会碳专委副会长,和君咨询高级合伙人,南京方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蓬认为,未来城投公司在功能定位上要从造城走向营城、从融资走向化债、产业服务走向产业经营。从发展模式上看要从资源驱动型走向模式驱动型和技术驱动型,从运营模式上要从财政+城投的“大循环”走向城投公司自身的“小循环”。王蓬强调,城投业务布局方面要从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优化提升传统业务,另一方面是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业务。
开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治翰则表示,企业开展数据资产管理势在必行,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数据资源化、资源产品化、产品资产化,实现原始数据向数据资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