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掉饭粒、讲话大舌头 年过40岁小心口腔衰老

吃饭掉饭粒、讲话大舌头、口干口臭变严重,小心是「口腔衰老」上身。(口腔示意图 达志影像)

吃饭掉饭粒、讲话大舌头、口干口臭变严重,小心「口腔衰老」上身。口腔保健专家提醒,40岁后口腔功能下降,若咀嚼、发音与唾液分泌有异状是健康警讯,进而影响身心健康。

台北医学大学与日本广岛大学口腔保健医学科今天共同举办国际高龄口腔照护AR/VR工作坊,邀请日本口腔保健专家内藤真理子介绍口腔衰老症,与日本的预防介入措施。

依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统计,65岁长者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患有轻度以上吞咽障碍。台北医学大学口腔卫生学系主任周幸华指出,40岁以上口腔功能开始下降,口腔弱化都是从容易被忽略的小问题开始。

内藤真理子提到,日本有「口腔衰老」概念,是介于口腔健康与需要照顾的中间地带,若早期介入复健训练,可以从衰老状态恢复;反之若长期忽视,可能造成多面向影响,如影响社交、心理与生理健康。

口腔衰老分为4阶段,内藤真理子说,首先是对口腔健康认知降低、出现牙周病、掉牙等;之后口腔功能出现小问题,如讲话发音不清、进食容易呛咳或掉饭粒、较难咀嚼坚硬食物等。

内藤真理子强调,此阶段不少人可能自认年龄不小,既然难咀嚼食物,不如选择吃偏软的食物,甚至觉得对消化较好,殊不知此举反而会造成口腔功能更加降低。

周幸华也提到,唾液分泌少也是口腔衰老警讯,经常口渴或口干舌燥,以及口臭变严重,也是口腔衰老警讯。

而口腔的小问题,下个阶段可能演变成明显的口腔功能低下,出现咬合不足、舌头不灵活,也因此影响营养摄取,甚至影响社交活动;最后阶段可能演变成需要照护的咀嚼吞咽障碍,甚至失能、吸入性肺炎都可能与口腔问题相关。

「不要自认自己老了。」周幸华说,口腔衰老可以透过早期介入改善,设法避免恶化。首先,饮食可多吃原型食物,少吃精致加工或太软的食物,平时更要注意口腔清洁,定期看牙医检查是否有蛀牙或牙周病;或者也可上网看健口操影片,训练口腔肌肉与舌头灵活度。

为加强口腔卫生训练,台北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郑信忠说,院内建置完整的AR与VR教室,训练学生照顾民众刷牙、避免呛咳等技能;另预计明年初将在医院挂牌成立口腔健康管理专科,提供民众咨询口腔健康问题。(编辑:张雅净)11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