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大洗牌的十大变局
历史的一粒灰,落到我们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储能产业链价格如火如荼,产业的淘汰赛正在进入深水区。
从过往一年产业链不同环节,包括材料、电芯、PCS、系统集成等企业的业绩来观察,受锂价震荡、产品竞争同质化等因素影响,项目招标价格持续走低,盈利水平预期不明朗、产业持续承压的态势依然蔓延。
已有产业大佬告诫同行,未来两到三年内:一半以上的系统集成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这必然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淘汰赛,乱战之中,竞争加剧,企业盈利分化严重,有些企业依然能日赚超1亿元,有些企业则连年亏损,已处于破产边缘。
有业内人士分析:储能终究坡长雪厚,阶段性“内卷”不是坏事,可促进技术迭代。
但时下的困境,依然待解,比如安全,保证整个系统全生命周期高可靠运行,是全行业要思考的问题;比如价格,随着储能成本不断下降,所有储能玩家目前利润都不高,甚至0利润。再比如储能整体利用,电站利用率整体不高。如今,储能产业的洗牌正呈现十大变局。
百舸争流,竞争格局初定
大浪淘沙,劣者出局
在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各类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洗牌,在层层“过筛子”中,加速劣者出局。
在现有储能玩家中,可以大致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锂电系、创业系、风光系、国资系、跨界系。锂电系以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瑞浦兰钧等主流动力电池厂商为代表,新能源车的电池动力系统本质也是一套储能系统,对这些企业而言,布局储能其实也就是业务延伸,有着电芯技术和综合实力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创业系以海辰储能、海博思创、瑞浦兰钧、麦田能源、奇点能源等一众储能创业黑马企业为代表,凭着创始团队较强的技术积累和融资能力在储能中逐步立稳脚跟,并成为储能行业中一股活跃和不可忽视的力量。
风光系以天合光能、协鑫集团、晶澳科技、阿特斯、晶科能源、阳光电源等光伏巨头和远景能源、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华锐风电等风电巨头为代表,作为新能源领域的老牌实力玩家,布局储能也是业务形态的拓展,属于轻微跨界,不能说是完全不相关的纯粹跨界,他们有着品牌和渠道上的优势,尤其是众多光伏巨头,已经将储能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来打造。
国资系则以各类央国企为代表,大家熟悉的两大电网(国家电网)、两建(中国能建、中国电建)、五大六小(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国投电力、中广核、中核集团、三峡集团、华润电力、中节能)一众电力企业基本都布局了储能,作为妥妥的“国家队”,布局储能既有能源变革推动下迫切使然,也有政策、资金实力等优势。
跨界系则是外部第三方进入的纯粹“跨界者”,纯粹跨界企业来自各行各业,涵盖衣食住行、化工、电子等不同领域,大多以收购或成立新公司为主进军储能,比如医疗领域的海辰药业、服装领域的日播时尚、房地产领域的冠城大通,这两年陆陆续续出局的这类企业占据了一大部分,刚刚提到的三家在跨界储能上就是都以失败告终,当然也还有实力雄厚的坚挺者,比如传统家电巨头美的、格力、海尔、创维、康佳、长虹等纷纷布局了储能。
整个储能行业既是百舸争流,也在大浪淘沙,因为整个储能行业在技术、解决方案、商业模式都在迭代探索中发展,目前行业并为形成绝对的霸主,大家都在“跑马圈地”,都在逐步形成并加固“护城河”阶段,行业正加速洗牌,技术实力、市场理解、商业模式等优势不明显者将加速出局,尤其是那些实力不强者的新进者、赶热点却对行业理解不深的跨界者将被淘汰,“80%储能系统集成商会倒下”或在接下来的两年真实上演。
据蜂巢能源储能销售中心总经理高春鹏提供的数据,2023年末统计中国储能企业有17.8万家,入局储能3年以内的公司倒闭率5%,5-10年的公司倒闭率16%,有1.28万家企业在行业中仅坚持了5-10年。
加速出海
寻求国际化的执行能力
近几年,国内储能企业“走出去”一直处于迅速增长的“快车道”上,大家争相出海,加速拓展海外市场。欧美市场因为电力行业的高度市场化,商业模式相对清晰,一直是中国头部企业重点布局的海外区域。
从全球市场来看,中、美、欧也是全球最大的三个储能市场。根据欧洲储能协会的测算,为满足能源系统需求,到2030年,欧洲需要部署200GW的储能,2050年则至少达600GW,意味着每年逐步增加至少14GW储能。美国能源部政策办公室首席副主任Carla Frisch在2024年美国储能峰会上则表示,预计到2040年美国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将超200GW,欧美储能市场未来都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中国更不用说,2023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21.5GW/46.6GWh,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运规模水平,并且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新增投运近四倍之多。而且,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表示,预计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或将超过抽水蓄能。
但是在国内市场低价竞争、疯狂内卷、周期洗牌,众多头部玩家开始加码海外市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锂电系”储能企业都在全球市场锐意进取;阳光电源、天合光能、固德威、东方日升等“风光系”储能企业大多更是将海外作为突破的重点,像近期针对不参与国内榜单公开发声的阳光电源更是直言力挺海外储能市场。而如派能科技、大秦数能、艾罗能源等“创业系”储能企业早年起家就立稳海外市场,一度赚得盆满钵满。
除了国内内卷严重之外,另外也是因为极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驱动,回到根本,一定是自己的“内功修炼好了”,才有能力和实力更好的“走出去”,将本质想清楚、通透,用简练的方式将别人需求表达出来,才能在市场立稳脚跟。
产品的国际化只是第一步,是为了未来更好实现整个企业品牌的国际化,在全球进行配置资源,始终是全球的定位才是国际化的视野,与各种力量博弈,在开创性和跨越式发展上下功夫,形成国际化的执行能力。这反过来也在倒逼国内储能企业劣者出局,接下来,出海也会是国内企业重点加码的方向。
产品“军备赛”
向“大”而进,风液同行
卷起来,让行业升级,储能玩家开启了一场拼“卷力”的竞赛。
储能行业已经不是一个产品稀缺的时期,进入产品快速迭代甚至开始进入产品矩阵构建期。
面对行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储能玩家在应用场景和产品容量等加速迭代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2023年起,整个储能市场就开始在300Ah+大容量电池上加速发力,到年底时,众多企业也纷纷逐步在系统容量上推出5.X MWh的储能系统。2023年末,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赣锋锂业等锂电头部企业和海辰储能、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一线新锐储能企业都相继纷纷推出了300Ah以上容量的电芯产品;而且超过20家企业推出了基于314Ah/320Ah大电芯的20尺5MWh储能系统。
在不久前4月份举行的ESIE2024(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宁德时代、比亚迪、远景能源、阳光电源、海辰储能等储能头部企业都展出了自家314+Ah大电芯的5MWh+储能系统产品,而且基本开始进入量产阶段。接下来,基于314+Ah大电芯的5MWh+储能系统将加速渗透市场。
与此同时,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更是继续提速向“大”而进,目光已经瞄准在下一轮竞赛的起跑线,容量从5.X MWh的储能系统进入6.X MWh的储能系统。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南都电源、蜂巢能源都推出了6MWh+容量的储能系统产品,南都电源更是推出了690Ah超大容量电芯。未来储能电池产品容量还会走向更高。
从整体趋势来看,风冷仍然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液冷的市场规模会不断提升,是储能系统温控的未来趋势。展会现场,许多企业风冷、液冷都有相应储能产品,德业股份、科华数能、索英电气、阳光电源均在风冷基础上带来了新的液冷产品。
此外,在储能热管理系统上,目前尽管风冷储能系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是液冷也在迎头赶上,技术和产品都在加速更新迭代。像阳光电源、科华数能、德业股份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风冷基础上都在加速推出液冷产品,华为更是直接推出了“风液智冷”储能系统,在一个产品上直接开发出两种冷却模式。
目前,相比液冷,风冷更具性价比;相比风冷,液冷在温度控制等更有优势;液冷目前在完全成熟化阶段,未来两种冷却模式将长期并存,液冷作为储能系统温控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将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有机构预测,到 2025年,液冷方案渗透率将超50%,未来各大厂商都会陆续推出液冷产品。
惨烈价格战,混战背后暗藏着未来的价值创新战,从价格竞争逐步走向价值竞争。
过去一年,价格内卷一直是贯穿储能行业发展的话题。
电芯价格腰斩,储能系统价格同样接近腰斩,据CNESA数据显示, 2023年储能电芯平均价格从年初的0.9元—1.0元/Wh下降至年末的0.4元—0.5元/Wh,储能系统平均价格年末降至约0.8元/Wh,下降40%。
为了保住或抢占市场,一些储能企业不惜牺牲利润甚至放弃盈利为代价纷纷采取低价策略,今年初仍不见好转,价格仍在下探中震荡,据央视财经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末,锂电储能系统价格已跌至0.64元/Wh,同比降幅超55%。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黑鹰光伏,一些储能企业现在一心只是想着卖产品,从自我出发,靠价格、靠推销、靠关系或佣金取胜,即使产品实现了销售,但是并不一定为市场和客户创造了价值。
厂商商间的价格战仍在持续,现在价格战已经拉低了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这样的状况肯定不会维持太久,价格战也在加速淘汰那些没有显著竞争力的企业。
价格战最终会回归到真正的价值竞争上,因此,目前的价格战也隐藏着接下来的价值创新战,价值创新战是储能企业接下来的竞争形态,核心是企业整个价值链的整体升级。储能企业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回答整个业务输出的问题,即如何产生价值。从业务场景来看,就是企业如何在能源结构体系中,做到通过储能来产生价值。从技术角度来看,技术进步取决于终端需求,终端有需求企业的技术才有价值。
储能IPO市场收紧,资本趋谨慎、企业阻碍多!
过去几年,储能行业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掀起了一股融资潮和上市潮,但从2023年起,进入激烈内卷下的储能企业开始在资本市场走的不如意,在IPO上“拉开弓了也得把箭放下”,2023年8月底A股IPO阶段性收紧以来,更是为储能企业的IPO埋上一层阴影,越来越多企业在IPO之路上都卡在了最后的那“临门一脚”。
据黑鹰光伏的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至少有超过20家储能相关企业主动或被动终止/中止上市,其中包括蜂巢能源、古瑞瓦特等明星企业;这一迹象今年仍不见好转,双登股份中止了IPO进程,如果算上整个锂电的话,有近60家锂电企业进入IPO,而中止的企业目前已经超过20家了。
接下来的1年,储能行业或不可避免迎来一轮“IPO撤回潮”,整个资本对储能也将趋谨慎,
这点是资本家都很敏感的,一位资深的投资人向黑鹰光伏透露,现在投资市场也是很势利,看到苗头不对,立马走向保守“紧捂口袋”,现在整个金融大环境也是处于周期调整中,回报预期不明确的大家谨慎看待,资本现在也满脑子“稳定、安全、可靠”,目光从长远更多地聚焦回当下。
IPO后向好是推动实业与资本结合,让实业创造的生产性价值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流通性溢价,通过资本市场带来的流通性价值反促实业的发展。如今,IPO收紧也是给企业重新思考的机会,对企业而言,上市并不一定就是走向更好的未来,企业上市可能是走向终点的转折点,比如光伏领域曾经风光无限的汉能、海润光伏等,上市不久后就开始双双走向陨落,直至破产;企业上市也可能是发展的中点,比如亿纬锂能、特锐德等,上市后继续在产业中深耕做强做大;还有一种则是企业上市成为新的起点,突破以往进入新阶段的发展,比如IBM。
IPO市场的收紧可能会加速储能行业的洗牌过程,优秀企业将更有可能在市场中立足,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可能面临淘汰。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面对IPO市场的收紧,储能企业需要调整策略,可能需要更多地依赖内生增长,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一家企业是否值得投资或适合走向资本市场,关键还是看它是否满足了一个真实的需求,是不是创造了一个真实的价值。
工商业储能起飞,企业纷纷发力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
2023年工商业储能迅猛发展,更是被业内誉为工商业储能元年,已经成为各大玩家都看好的细分赛道,纷纷发力工商业储能。2024年工商业储能依旧火爆,今年4月份举行的ESIE2024(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基本大大小小的储能企业都推出了工商业储能产品,俨然成了一场工商业储能产品的展示秀。
工商业储能正成为储能中增速最快的细分赛道,据EESA数据显示,2021-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69%。工商业储能的主要需求也从最初应急备电的刚需,逐渐转变为工商业节能减排,高能耗改造,光储充一体等多元且成熟的商业场景。2023年在项目备案方面,国内工商业储能项目备案总数就超过4600多个。
随着峰谷电价持续差拉大,叠加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工商业储能经济性逐步体现。以峰谷套利为盈利模式一般而言高于0.7元/kwh即具备经济性,根据券商的统计,2023年12月各地平均峰谷差价达0.77元/KWh,截至2023年12月,广东、江苏、湖南、海南、 浙江等20个省份月度峰谷价差超过0.7元/KWh。
同时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优化分时电价机制。2023年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出坚持中长期合同高比例签约、优化签约组织方式、规范跨省区中长期交易、健全价格形成机制、优化分时电价、完善新能源中长期市场机制等内容。
光储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渐成趋势
光储深度融合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正逐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储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实现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近期在《时事报告》发表署名文章也提到,要抓紧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发挥储能的系统调节作用。
而光伏配储也已成为全国各省光伏装机的标配,截止2023年底,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1亿千瓦,光伏超越水电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2023新增装机创下历史新高,当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216.88GW,同比增长148%。
储能也同创新高,2023年12月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 34.5GW/74.5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50%;2023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21.5GW/46.6GWh,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运规模水平。
光储市场广阔,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此前接受媒体采访和公开发言时就曾表示,从稳定供给角度看,光伏电具有波动性,可通过“光伏+储能”组合驱动解决,光储融合将成为下一阶段新能源发展与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宁德时代、华为数字能源、天合储能、协鑫集团等头部企业都在发力光储融合方向。事实上,叠加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分布式光伏配储、储能在电网作用的加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光储融合对能源结构调整的驱动作用将释放出更大能量。
从草莽生长到强者角逐,企业分化加剧,马太效应渐显!
储能行业集中度在加速提升,像锂电系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风光系的天合、协鑫、晶澳等,本身就是行业巨头,有着规模、资金、技术等综合优势,创业系的海辰储能、海博思创、瑞浦兰钧等也是凭借技术、融资等能力大杀四方,在行业中发展壮大。
作为头部企业,他们在标准化、产品化、定制化、规模化以及成本控制都有着较强的优势,此前草莽成长阶段,以各方合作为主,在行业加速走向集中后,竞争激烈态势下,头部企业不断拉高竞争的门槛与层次。比如上百MWh与GWh级别的项目基本职能在头部企业中产生,在产品创新上始终引领行业的走势。
根据InfoLink近两年数据,目前储能电芯大局基本稳定,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稳居前三,且2022和2023年三者储能电芯就占据了半壁江山,总出货量市占率超过50%,瑞浦兰钧与海辰储能也是后来居上,2024年第一季度总出货量Top5企业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比亚迪与海辰储能,强者恒强。
作为储能产业中游的核心环节系统集成,强者恒强的态势也愈发明显,根据CNESA数据显示,2022年储能系统全球市场出货量排名Top5企业为阳光电源、比亚迪、海博思创、华为、中车株洲所;2023年储能系统全球出货量排名Top5企业为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海博思创、南都电源、远景能源,都是属于目前新能源行业的头部企业。
目前出现粗制滥造的产品一时的“劣币驱逐良币”只是短暂现象,是每个行业都会有的周期性规律。市场真正培育起来后,用户最终亲醒后,劣币终究会被自然淘汰,“储能在年底就要淘汰80%”被广为流传也是因为市场对储能技术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强者的竞争优势在不断增强,弱者加速淘汰。
产能持续放量,坡长雪厚,未来需求依旧可期!
从周期性规律来看,目前表现出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只是企业竞争激烈的结果,面对未来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储能行业的需求规模远不止目前市场多达到的量,核心还是价格战、虚假宣传、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等行业乱象造成了过多的低端产能。
据CNESA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在全球市场的占比涨幅明显,由2022年的36%增长至47%。2023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21.5GW/46.6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50%,三倍于2022年新增投运规模水平,并且首次超过抽水蓄能新增投运近四倍之多,共有超过100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投运,该规模量级项目数量同比增长370%。
随着行业加速洗牌,低端低效产能将会逐步淘汰,今年,新型储能也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在大力推动储能向好发展,CNESA预计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或将超过抽水蓄能,迎来历史性时刻,需求端对储能依旧旺盛。
根据CNESA的预测,理想情况下,预计2028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20.9GW,2024-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5.0%。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313.9GW,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7.1%,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规模为39.9GW。
技术迭代进入“爆发期”,谁胜谁负领风骚?
这一年来,储能行业低价竞争、淘汰出局、疯狂内卷、产能过剩和快速发展同时进行。
储能行业似乎一爆发就进入了红海厮杀阶段,储能产品基本半年就能完成一次快速迭代,但内卷的产品却又高度同质化,将成本往极致发展,但同时也不免忽略了品质,没有太高技术壁垒的集成制造环节更是把储能赛道挤的拥挤不堪,以致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淘汰期。
在系统领域,5MWh+还没渗透市场,大家开始卷6MWh+;电芯领域亦是如此,300Ah+才刚推出不久,500Ah+、600Ah+又卷起来了。储能行业正在刷新整个新能源领域“迭代”的进度条,不过,不管是极致降本、产品丰富度、还是应变速度,最终都要回到价值竞争上。
因此,在储能的阶段性周期调整中,对企业而言,同质化、低成本核心都是抢占市场份额,但与此同时,在技术创新、品牌构建、渠道建设等方面的长期竞争力仍然是核心的护城河,可以牺牲短期盈利为市场,但是切记为了眼下而放弃长期竞争力,忽视标准化、核心技术突破或新模式等真正创新点上持续上攻关,否则只能是一时的自娱自乐。
行业发展始终是在降本增效,但最终的驱动力是技术创新与突破。在储能未来发展中,企业还是要依靠性价比高、技术领先、产品优质、服务完善等取胜,头部企业将会发挥聚集效应,在创造性、开拓式创新上引领行业向好发展。
责任编辑 | 李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