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手艺 带动群众增收

12月1日,在丹寨金泉街道千年传蜡染制作坊,王方周(左)在指导游客画蜡画

今年40岁的王方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排耸村人,自幼喜欢绘画书法,对传统蜡染制作手工艺也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8月,在外打工的王方周返乡与人合作创办了千年传蜡染制作坊。后来,他们又在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开办欧报浪蜡染体验馆。蜡染制作坊和蜡染体验馆在今年已接待游客6000多名,创收30多万元,也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3名村民提供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

王方周说,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传承传统手工艺,这就是我们创办蜡染制作坊的初衷。

新华社记者 杨楹

12月1日,在丹寨县金泉街道千年传蜡染制作坊,王方周(右一)指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画蜡画。

今年40岁的王方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排耸村人,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对传统蜡染制作手工艺也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8月,在外打工的王方周返乡与人合作创办了千年传蜡染制作坊。后来,他们又在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开办欧报浪蜡染体验馆。蜡染制作坊和蜡染体验馆在今年已接待游客6000多名,创收30多万元,也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3名村民提供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

王方周说,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传承传统手工艺,这就是我们创办蜡染制作坊的初衷。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12月1日,在丹寨县万达小镇欧报浪蜡染体验馆,王方周(左二)在指导游客体验画蜡画。

今年40岁的王方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排耸村人,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对传统蜡染制作手工艺也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8月,在外打工的王方周返乡与人合作创办了千年传蜡染制作坊。后来,他们又在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开办欧报浪蜡染体验馆。蜡染制作坊和蜡染体验馆在今年已接待游客6000多名,创收30多万元,也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3名村民提供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

王方周说,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传承传统手工艺,这就是我们创办蜡染制作坊的初衷。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12月1日,在丹寨县金泉街道千年传蜡染制作坊,王方周(右一)在给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介绍蜡染画。

今年40岁的王方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排耸村人,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对传统蜡染制作手工艺也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8月,在外打工的王方周返乡与人合作创办了千年传蜡染制作坊。后来,他们又在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开办欧报浪蜡染体验馆。蜡染制作坊和蜡染体验馆在今年已接待游客6000多名,创收30多万元,也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3名村民提供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

王方周说,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传承传统手工艺,这就是我们创办蜡染制作坊的初衷。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12月1日,在丹寨县万达小镇欧报浪蜡染体验馆,游客在选购蜡染服装

今年40岁的王方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排耸村人,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对传统蜡染制作手工艺也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8月,在外打工的王方周返乡与人合作创办了千年传蜡染制作坊。后来,他们又在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开办欧报浪蜡染体验馆。蜡染制作坊和蜡染体验馆在今年已接待游客6000多名,创收30多万元,也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3名村民提供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

王方周说,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传承传统手工艺,这就是我们创办蜡染制作坊的初衷。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12月1日,在丹寨县金泉街道千年传蜡染制作坊,王方周(左)给店员介绍蜡染画手工艺成品

今年40岁的王方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排调镇排耸村人,自幼喜欢绘画和书法,对传统蜡染制作手工艺也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8月,在外打工的王方周返乡与人合作创办了千年传蜡染制作坊。后来,他们又在丹寨万达旅游小镇开办欧报浪蜡染体验馆。蜡染制作坊和蜡染体验馆在今年已接待游客6000多名,创收30多万元,也为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3名村民提供月收入在2000元左右的就业岗位。

王方周说,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传承传统手工艺,这就是我们创办蜡染制作坊的初衷。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