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厚皮 大陆内蒙发现远古跳蚤能专吸恐龙血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看过电影「侏㑩纪公园」的人,肯定对剧中蚊子琥珀化石陌生,而最近在中国大陆内蒙古,学者还真的发现了在恐龙时代的巨大跳蚤化石,体型是现代跳蚤的数倍,据说牠们的强力吸吮管状器官能刺穿恐龙皮,吸血为食。

英国科学杂志「自然」(Nature)最新一期报导,中国和美国等国的研究人员内蒙古自治区发现9具跳蚤化石,其中有些化石的年代在约1.65亿年前,比以前知道的跳蚤化石早了至少6000万年。这些跳蚤身长约2.5公分,约为现今跳蚤的8倍大,

▲中国内蒙发现侏㑩纪时期的巨型跳蚤化石,专家研判牠们能吸恐龙血。(图/新华网)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巨型跳蚤体表具有密集向后的鬃毛、足部多栉状刚毛,这表明它们已具备适应在寄生且具毛动物体表的特征。此外,尽管体形比现代跳蚤相对巨大,远古跳蚤的大部分特征都与现今跳蚤相似,只是腿部不发达,是「不会跳的跳蚤」,专家由此研判现代跳蚤应是从爬行渐演化成跳跃方式行动

由于1.65亿年前还是侏罗纪,是恐龙大行其道的时代,研究人员猜测这些远古跳蚤可能以恐龙为吸血目标。后来随着地球物种的演化变迁,这些跳蚤才逐渐开始以吸食哺乳动物,之后随着体形逐渐变小,进而演化出强大的跳跃能力

现代跳蚤成虫无翅、体小而侧扁,靠吸食哺乳动物和鸟类血液生活。和其他寄生性昆虫一样,跳蚤难以保存为化石,目前在中国发现的跳蚤化石多保存于新生代琥珀中,是为现代类型,关于蚤目起源及其中生代的演化证据还是长期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