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尴尬时刻

从2018年3月9日,川普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各国销美钢、铝加征关税开始,美中之间的贸易大战就在打打谈谈中持续进行。此间,川普一再出言恫吓,最新的说法是,如果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不出席月底在日本大阪登场的G20高峰会的「川习会」,美国就会直接增加关税。

川普认为,两人在大阪的会面「可能会是一次具成效的会谈」,但其实也未必。去年12月2日,川、习在阿根廷举行高峰会,两人同意,不让贸易战升级,承诺在两大经济体继续磋商长期协议之际,会暂时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如此正面的结果,当时曾引来欣慰的掌声。

但贸易战进入2019年后,已不断升高为科技战、国安战,甚至文明之战。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将大陆电信设备大厂华为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华为公司在未经特别批准的情况下购买重要的美国技术。4天后又紧急宣布给华为及其合作伙伴90天的「临时许可」。

身为全球第一大国,美国的政策居然如此反反复复,真令人难以想像。特别是自称「关税人」的川普,在不断以加征关税威胁中国大陆的同时,来自各方面的研究、调查报告却不断提醒,加征关税其实对美国相当不利。

同样尴尬的是,在川普政府对华为祭出各种禁令后,《华尔街日报》日前报导,白宫负责预算的官员写信给副总统彭斯和9位国会议员,希望延后执行禁用华为的命令,因为美国的企业需要更多时间调整。此外,美国科技大厂也致函美国商务部,表示希望能继续跟华为合作。

川普以国安理由给华为下了全面禁令,美国的科技公司回过头来也以国安的理由,要求松绑。因为禁用华为将使得他们的获利缩水,也无法进行下一步的研发,结果连要提供给军方的科研都被迫耽误,这不就影响国安了吗?根据德国机构IPlytics调查显示,华为拥有15%的5G标准关键专利,是全球第一。

贸易战当然会影响大陆的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但是碰到川普也没办法,在「谈,可以;打,奉陪;欺,妄想」的指导原则下,大陆在可能的范围里以牙还牙,在超出承受能力时以拖待变;在发展的临界点上,抓紧时间创造优势。

转化理念、优化制度、改变体质,把贸易战视为是大陆经济「登大人」的媒介,咬牙过关,未必不是好事。但是经过这一轮又一轮的色厉内荏、食言而肥,川普真的能够让美国再次伟大吗?(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