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的尴尬

艺人纷纷表态反核郭采洁更录制影片鼓励大家站出来。(图/东森新闻提供)

姚步廷

最近这一阵子,许多艺文界与音乐界的作者相继站出来表态反核,这个氛围影响了许多在那个圈子的人。有些人不想谈这个问题,不过由于新作品在这个时间点发表,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必须面对核能发电议题罗大佑就是其中一个颇为尴尬例子

音乐会媒体问反核,罗大佑批「没礼貌」。(图/东森新闻提供)

为什么说他尴尬呢?首先,这名歌手以批判闻名,当年台湾的流行乐团还在一片风花雪月之际,他跳出来把批判性社会元素带进流行音乐创作中。从他开始,台湾的流行音乐变得不一样。今天已经没有人会认为在流行音乐中承担社会使命是一件突兀的行为。这是早年的罗大佑为台湾做的一件美事。不过,从他开启的风气并未在他身上发扬光大。这里的逻辑很简单,当年因为没有人这样做,他率先做了,所以他显得与众不同。可是,当批判社会变成常态,甚至,变成一种炒作商机方法时,它就不值钱了。当每个人都可以是罗大佑的时候,真的罗大佑便找不到他的位置与价值了。曾经很批判的歌手变成龟缩,从这里我们应当可以看出时代变化,以及,他这个人是否真的前后一致批判到底。其次,为什么说他尴尬?因为,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他看起来真的很尴尬。他躲躲闪闪,他支吾其词,在干笑、苦笑、尴尬的笑之余,他只能说「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一刀划分的问题」。这样的罗大佑似乎跟以往批判陈水扁的罗大佑判若两人。当年他活绷乱跳,当年他讲的比谁都大声。今天,他的作品要变成交响乐,我没有太多意见。不过,当他说他想要这样做的动机是想要「找出一种人文精神」时,我突然笑了出来。原来,罗大佑所谓的人文精神就只是把原先用唱的歌变成交响乐,然后,不要在乎反不反核,不要回应那些「刺激」的议题,更不要在公共议题上表态。记者现场,他真的很尴尬,不过,我想当年那些他的粉丝信徒们才真正替他感到尴尬。穿着燕尾服的他已经无力、无心面对社会议题,他就继续去国家音乐厅里找他的「人文精神」吧。社会继续往前进,就让他留在过去吧。第三,为什么说他很尴尬?因为罗大佑回答记者提问的方法符合了尴尬的人的共同行动方案。化解尴尬最好的方法就是动用一些道德原则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借着这些道德原则的运用处境尴尬的人可以宣称导致他尴尬的提问或是质疑本身乃是非常不妥当的。诉诸这种原则最好的例子就是前一阵子的陈为廷事件。不管陈为廷所讲的事情是不是符合事实,反对他的人,或者,应该这样说,捍卫国民党政权的相关人士,只要说陈为廷「不礼貌」,陈为廷的一切论证便是无效的了。这就是为什么罗大佑要一直说,你们这样问很「不礼貌」。「不礼貌」再度出场,只不过,这一次是从一个以往「很不礼貌」的人口中讲出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听罗大佑的音乐了,我对这种对政治几近狂热、对社会强烈冷漠的歌手一点兴趣也没有。何况,他的音乐也真的不好听。现在,他还要帮台湾社会找出「人文精神」,原来「人文精神」这么廉价,难怪大学的人社院地位如此低落。原文出自于《想想论坛

本文作者是游走于文学学术之间,不知中年危机何物的好奇宝宝。本文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