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攜中研院 解碼小黑蚊基因定序 有助防治
每年天气转热后,花莲各地民众被小黑蚊叮得满头包,观光也受影响。慈济大学与中央研究院组团队研究发现,小黑蚊有156个嗅觉受体基因,其中134个小黑蚊专属,可能与雌性吸血及产卵地选择有关,未来有机会设计有效诱饵或防治工具。
小黑蚊学名为台湾铗蠓,1913年由日本昆虫学家素木得一在台湾发现命名,属蠓科铗蠓属的吸血昆虫,分布遍全台,雌虫嗜吸人血,吸血后会产卵,被叮咬会引发红肿痛痒等过敏反应。
慈济大学分子生物暨人类遗传学系副教授林明德与中研院资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仲彦、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新世代基因体定序核心实验室研究技师吕美晔,获得国科会资助的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分昆虫分子生物学领域期刊「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林明德说,小黑蚊仅0.14公分,能取得的基因体DNA只有几奈克,起初抓100多只小黑蚊染色体DNA混在一起组装,但基因差异使得长度和完整性都不好。后来以慈大校园抓取的一只雌虫产下的20几个卵取得DNA进行定序,遗传差异小让DNA均质化,突破研究瓶颈,取得完整且高品质的染色体DNA。
林明德说,最重要发现是小黑蚊嗅觉受体基因是埃及斑蚊两倍多,其中134个是小黑蚊专属基因,可能与雌性寻找人类吸血以及产卵地点选择等有关,透过研究,可进一步了解嗅觉受体基因是感应什么样的气味或化学分子,就可设计吸引小黑蚊的饵剂或效果更好防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