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中国经济 陆经济学家:对象要从投资转向消费
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图/取自财经网)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昨日撰文表示,大陆现在最紧迫的目标是刺激居民消费,因此需要动用所有合理、合法、合规也符合经济规律的管道,把钱发到居民的腰包里。同时,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有新对象、新手段和新目标,核心是刺激的对象要从投资转向消费。
蔡昉撰文表示,把中国经济遭遇的短期困难和面临的新常态结合起来,着眼于从刺激消费入手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复苏。而把钱发到居民的腰包里,也就意味着,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有新对象、新手段和新目标。其核心是刺激的对象要从投资转向消费,这样可以更加直接对应现实经济中的堵点和短板。
同时,对居民的消费进行刺激,可以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而乘数效应的大小,决定刺激政策的效果。此外,这有利于实现短期和长期目标的统一、措施的兼容,可以减少后遗症,尽可能不在「三期叠加」中造成新的「前期政策的消化期」。
谈及以农民工落户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如何促进消费时,蔡昉指出,1.72亿外出农民工如果成为城镇户籍居民,平均消费人均可增长6686元(人民币,下同),由此产生的居民消费增量可超过一兆元。关于疫情期间形成的超额储蓄说法不一,如果按照GDP的3%计算,大概是3.6兆。所以,只有兆元量级的新增消费,才能抵消过度储蓄。
此外,一系列与老龄化相关的基本社会保险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都可以借此机会显著提高保障水准。随着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开始,2022年至2035年期间,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现收现付」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以及养老、医疗、照护的人财物保障,都高度依赖于相对有利的人口抚养比,随着今后十几年抚养比加快提高,保障的难度明显加大,必须有相应措施才能维系。
蔡昉指出,这要求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普惠水准,个人积累的部分只能是必要的补充,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中国面临着一个机会窗口,可以把长期的制度建设目标与短期经济刺激效果结合起来,用改革红利推进经济复苏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