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吃饭”到“旱能浇、涝能排”

“多亏了村委牵头疏通新建的这些沟渠,今年的强降雨来得多,雨水去得也快。以前我们这里一遇到旱涝就发愁,庄稼收成全靠天。现在好了,旱能浇、涝能排。今年的玉米长得特别好,丰收在望啊!”在今年潍坊市小麦高产实测评审取得第三名好成绩的郑公街道小圈村种植大户李加平说。

2022年,由于对强降雨准备不足,小圈村部分农田出现积水和渍涝,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去年以来,小圈村两委班子痛定思痛,反复前往积水地块,分析研判积水内涝原因,最终确定了“打通主脉、疏通血管,畅通沟渠、水网并联”的水网联通思路,累计投资25万元,先后疏通核心沟渠3000余米,新修农田排水沟渠1500余米、下排水网管道80余米,农田积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构建大田水网,蓄积地下水源,是农业高产高效的根本出路。受制于农田水利基础的薄弱,峡山区的农业曾经是典型的“靠天吃饭”,农业生产深受自然条件的制约。随着近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一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峡山区,已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旱能浇、涝能排”的华丽转身,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农田水利建设也为粮食丰收筑起了坚实的屏障。

今年汛期,峡山区村庄及农田基本未发生积水渍涝情况,经受住了多场强降雨的考验,这主要得益于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未雨绸缪。

2023年,针对全区承担排涝功能的中小河流及灌排主干渠部分渠段存在排水功能退化、渠道淤堵现象,区党工委、管委会多方筹措资金,对易涝区开展系统整治,将全区农田水系综合整治纳入全区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组织实施峡山区现代水网水系连通综合整治工程,治理排水沟渠50余公里,对渔池河、甘棠河等承担排涝功能的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全域河流水系与农田水网的互联互通,并在重点内涝区配备大功率排水设备,通过工程措施解决了农田内涝问题。

各街道也自行组织开展农田水网现状摸排,深入田间地头向了解当地农田水利工作的老同志、村支书、社区干部和土专家请教,结合历史干旱年份和内涝年份,逐条排水沟渠进行实地勘察,对存在的堵点难点进行记录,同时在已发生干旱的地块开展水源调查评价,为后期农田灌溉保障工程规划提供技术数据。在充分咨询当地“土专家”的基础上,聘请有资质、有力量的勘测设计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将调查成果进行深化,形成矢量数据和设计成果。

基层党组织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太保庄街道葛家庄村耕地3248亩,其中95%为粮食作物。该村地处红板岩区,土层只有6米左右,耕地条件较差,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情况。2022年强降雨造成大田作物普遍受涝减产。葛家庄村党支部决定大搞水网工程,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构建水网通畅、旱涝保收的良好格局。党支部压实责任,主动谋划,村“两委”全员参与,群众积极响应,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抗旱“主动战”。经村两委反复讨论、研究,确定了二纵三横水网疏通方案,全面提升农田防汛抗旱能力。配套建设地下水储备和大口井,组织村民在相关河道开挖蓄水池塘,引导群众修建浅水池塘80余眼,有效保障了农作物用水的基础需求。组织人员、机械,先后清理老沟渠6400米,新挖排水沟800米,解决了大田排水问题。今年麦收期间,在二纵三横水网和池塘蓄水的多重保障下,夏玉米浇灌早播面积达90%以上,在7月连续降雨的情况下,排水及时畅通,全村农田基本未受雨情影响,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峡山区大力推行旱涝调平衡、零散调规模、作物调结构等举措,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契机。目前已实现规模化经营面积11万余亩,在这些由种粮大户经营的大田里,新打机井、铺设滴灌、疏通沟渠……各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峡山区还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办法,解决农田灌溉设施、排涝设施的维修养护问题,明确管护责任和产权归属,形成“行业部门主建、属地街道主管”的建管模式明确“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谁管理”的管护责任,打通工程建设、资产移交、管护人员和经费落实、收益分配等各环节的难点堵点,建立“责任明确、投入稳定、长久受益”的农田水利建管机制。

区水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峡山区将继续夯实农田水利根基,从全区农田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尽快建立全区农田水网一张图,坚持问题导向和因地制宜,逐街道、逐社区、逐地块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提升全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水平;兼顾农田排涝与抗旱,严格按照“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排涝抗旱两手抓,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在峡山,一片片“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沃野平畴正成为丰收的粮仓。今年峡山区小麦种植面积、产量、亩均效益均实现大幅增长。(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