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9將召開 學者:需建立新的財務目標來支持各項轉型

COP29即将于11日召开,中华经济研究院绿色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哲良5日指出,现有的气候财务目标设立于2009年,当时已开发国家承诺在2020年后,每年提供开发中国家1,000亿美元来因应气候变迁。然而随着时间推展,累积了更多的评估后发现每年1,000亿美元明显不足,需要建立新的财务目标来支持各项转型,这也是今年的讨论重点「新的气候金融集体量化目标(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 on Climate Finance,NCQG)」。

11月11日起,各缔约国领导人将在亚塞拜然开启长达两周的全球气候政策讨论与协商,台湾科技媒体中心今举行「COP29气候峰会前」线上记者会,邀请专家学者分别从绿色财务、调适、减量三个面向分享今年国际上的讨论重点,刘哲良做了以上表示。

此外,专家学者还认为,虽然今年COP29的讨论以财务与资金分配为重,但资金怎么落实到减量与调适行动,帮助各国调适气候风险,并敦促各国提出更严格的国家自订贡献实现减碳承诺,才是让全球有机会走上符合守住摄氏1.5度路径的关键。

刘哲良并提到,根据去年的COP28盘点,减缓与调适需要的资金超乎预期。无论是已强调许久的减缓与调适行动、或是COP27确认建立的损失与损害基金(气候补偿),都需要巨额资金来协助开发中国家转型。

刘哲良分析,气候谈判脉络下、募集及引导资金的方式,大概可由三种面向来观察。第一个是「捐款」,如同现存于气候公约架构下的几个气候基金,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已开发国家捐助,但这非常仰赖已开发国家的捐款意愿。第二个是「借钱」,因应捐助的资金仍不足以补足资金缺口,因此近年国际上积极呼吁各级金融单位将气候金融纳入核心业务,以绿色融资方式将资金引导至符合气候目标的路径。第三个是由联合国主导,成立全球碳市场,透过回馈碳权给已开发国家抵减减量责任做为诱因,把资金与技术引导到开发中国家,协助减量与减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