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科技产业园区 地方反弹成立自救会

大村科技产业园区,选择在大村乡东边发展产业聚落,268公顷农地未在山脚路下快速道路两旁。(自救会提供/谢琼云彰化传真)

配合国土计划,大村乡公所计划将山脚路下快速道路两侧的268公顷农地推动开发「大村科技产业园区」,不料近日可行性评估在10月中举行2场说明会后,引发地方居民强烈反弹,还组成自救会反对到底。(摘自反大村科技产业园区自救会脸书/谢琼云彰化传真)

配合国土计划,大村乡公所去年中提出「大村科技产业园区」,今年获彰化县政府300万元经费正进行可行性评估,不料却引发地方居民反弹,还组成自救会,强调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拒绝再增加工业区;对此乡公所表示会再充分与居民沟通讨论。

计划选定县道137线山脚路下的快速道路旁东西两侧约268公顷土地开发,加上邻近大叶大学育才,盼就近提供大员林地区就业机会。根据县府调查,目前大村乡农地有103公顷做为工厂使用,339公顷做建筑使用;乡内产业主要有橡胶轮胎、自行车产业与汽车零件等,橡胶是全台生产总额第1名,运输工具及零件也排名全台第6,共511家制造业者、雇用员工数约9980人。

在地平和村居民串连组成反科技园区自救会,抨击彰化县农地盖工厂问题悬而未解,竟又要开发新的工业区、城乡发展区;他们拒绝工业区,强调要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全力保留大村乡在地良田。

大村乡长游盛指,计划是为了配合国土开发计划和东大村未来发展,将乡内农地重画分区使用,268公顷农地多数是无路、又无法种高经济作物的土地;他强调计划还在评估阶段,会继续和民众沟通。

建设处长刘玉平表示,全案目前仍在可行性评估中,需视评估结果报告是否可行才会开发,若地主意愿高、大村公所依《产业创新条例》提计划申请报编为科技产业园区后,还需进行环评。

他指出,若公所与地方取得共识,县府将会从旁协助;目前该园区内多数为私有土地,且仍属特定农业区,若地方确定推动,通过环评后就会送入国土计划审议会,进行地目的调整变更,关键仍在于多数地主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