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大社工业区降编 劳工成立自救会

大社工业区即将降编为乙种工业用地,恐影响2500位员工、上中下游15万名相关就业人口,大社降编劳工自救会14日宣告成立。(林宏聪摄)

大社工业区即将降编为乙种工业用地,恐影响2500位员工、上中下游15万名相关就业人口,大社降编劳工自救会14日宣告成立。(林宏聪摄)

环保与经济发展持续拉锯!大社工业区即将降编为乙种工业用地,恐影响2500位员工、上中下游15万名相关就业人口,大社降编劳工自救会14日宣告成立,预告上街头生存权,若政府不听,不排除发动更大规模抗争

高雄大社工业区落成于1975年,占地约109公顷,厂商均为石化业中下游,与中油高雄炼油厂形成台湾第一个完整石化业聚落,年产值近千亿,1993年因环保抗争,当时经济部长江丙坤承诺将大社工业区配合中油五轻迁移,之后决定在2018年从原有特种工业区降编为乙种。

然而多年来,政府与环团居民、厂商迟迟未达成共识,工业区厂商、劳工14日正式成立「大社降编劳工自救会」,包括中油、台塑等30多家石化企业公会理事长齐力挺,强调石化业面临困境,今天再不自救争生存,明天就会失去工作权。

前中油石化事业部执行长吴义芳坦言时代趋势下,大社工业区不仅面临降编,未来甚至被解编除役,但他提醒,工安环保有赖设备技术管理机制教育训练,若降编为乙种,产业失去发展愿景,失去优秀人才与厂商投资,「对大社工业区绝对是工安、环保的灾难」。

反降编自救会会长、国乔石化产业工会理事长孙学山表示,降编等同关厂,石化相关产业约10万人受影响,若台湾自己不能生产供应链断炼,每年要多花600亿进口原料,「成立自救会心情是沉痛的,因为我们不是要公园、要绿地,只求有一口饭吃」。

新高市产业总工会理事长何政家强调,市府虽说降编后仍可维持原本运作,但一旦降编,等于从合法申请的厂区走向非法,若民众、环保团体要求关厂,市府如何回应?他呼吁市府别搞灰色地带,应明确保障大社工业区工作权。

高雄科技大学化材教授何宗汉则指出,大社工业区为地方繁荣贡献良多,基于环保,他不反对降编,只是希望循序渐进,先降为甲种工业区,让厂商继续营运,等政府辅导觅地迁厂,再降为乙种工业区,如此才能保障员工工作权及社区发展。

现身力挺的前新高市产业总工会副理事长林进源预告,自救会已预定18日到高雄市议会表达心声,26日走上街头、到市府游行抗争,「第一场活动我们行动保守,第二场会更强烈,让地方、中央政府听到我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