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勤业献3妙招
勤业众信私人暨家族企业服务团队资深会计师王瑞鸿表示,在家族传承的过程中,不能仅考虑财富传承,还需要考虑法律面向。若是忽略了其背后所涉及的法律议题,轻微导致家庭失和,严重可能阻碍家族企业之永续发展;反之,若能提前善用法律工具进行传承规画,则可使其迈向代代相传、企业永续与家族和谐的目标。
德勤商务法律事务所合伙律师林光彦指出,随着社会议题和市场需求地快速变迁,资产传承规画需求日益迫切。
从近年司法院统计资料观察,经公证、认证的遗嘱数量持续上升,从2008年约3,000件增至2023年突破10,000件,显见民众对于传承规画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然而,林光彦提醒,许多遗产分配争议往往源于未做好完整规画,例如未能妥善考量特留分制度的限制,或是资产分配方式过于复杂而衍生争议,最终不仅耗费大量司法资源,更可能危及家族和谐。
就目前实务运作现况,林光彦分析,传统遗嘱虽然设立程序较为简便,但受限于民法规定,例如遗产分割的禁止期间最长以十年为限,无法对财产作长期性安排。
林光彦表示,相较于传统遗嘱,遗嘱信托透过受托人的专业管理,更能实现被继承人对于资产运用的长远规画。实务上常见运用遗嘱信托进行家族财产配置,透过事先安排的管理方式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价值得以永续传承。不过,林光彦强调,遗嘱信托仍需注意特留分的限制,实务上曾有因信托期间过长而被法院认定侵害特留分的案例。
至于以契约设立的生前信托,具有较高的规画弹性,更能避免特留分争议。林光彦说明,生前信托因在委托人生前即已生效,且信托财产已自委托人财产中分离,原则上不会成为特留分扣减的标的,较能实现委托人对于财产长期规画的期待。
林光彦特别提醒,传承规画应考量每个家族的独特需求与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承工具时,除了应考量财产保护及管理需求外,更要注意遗族照护等面向。建议应依据个案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传承规画工具组合,并及早进行规画,方能达到资产保护及永续传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