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里人口差226倍 新北明年底前調整、2026年7月實施

新北29个区现有1032里,随重划区等新建案林立,大小里人口差距加大。记者刘懿萱/摄影

新北29个区现有1032里,最大里是林口区南势里3万2814人,最迷你是瑞芳区硕仁里145人,规模相差226倍。随重划区等新建案林立,大小里人口差距加大,近期定期会上,蓝绿议员针对「新北市里邻编组调整自治条例」草案,促市府尽快有进度。民政局长林耀长说,预计下半年到29区公所办地方说明会、提报里编组调整方案、送市议会审议等,照原计划2025年底完成里编组或调整公告,拚2026年7月实施。

林口南势里是新北第一大里,里长陈国烝指出,里内新建案陆续完工,人口移入快速,现有1万4944户、3万2814人,新建案约占里内人口1成。里内人口多、服务案件也多,陈国烝说,有时一天要办6、7场会勘,里长分身乏术,即便一刻也不得闲,新迁入的里民仍会在社群上抱怨找不到里长,「让人看了有点伤心」。

陈表示,盼市府尽早切分,多一点人力、资源服务里民是好事,目前市府只打算将南势里切分成3里,他主张最少应分4里,每里8000多人,最理想是分成6里、每里5000多人,避免一分割完人口又追上来。

此外,新北不少重划区里长反映,辖区内涵盖新旧社区,新旧住户容易出现对立、分歧等冲突,盼市府划分能以「居住人口」去调整,而非户籍人口。

板桥区溪头里长余柏纬管理范围涵盖大汉桥到江翠国小,也包括江翠重划区DE区。他说,里内未设籍、租屋人口多,碍于经费有限,活动通常会限制「本里里民」参与,希望市府未来调整,不要以户籍人口数去算,毕竟外来租屋者、没设户籍很多,盼从居住人口数去调整。

「里长只能居间去沟通。」余柏纬说,重划区管理与旧社区有很大差异,例如新社区住户期待巷弄要有标线型人行道,旧社区则会反弹,不想打破现况,若协调不成,容易产生疙瘩;余柏纬坦言,以前会去认识新社区管委会主委,但一年一任,很难全部认识,既然目前无法分邻,就只能邻长选在新社区,由邻长去联络新社区住户,旧社区住户若有问题可直接找他,才有办法落实管理。

新庄区昌平里长林玉华说,里内横跨新庄副都心及旧市区,两边需求、宣传管道大不相同,里长需花更多时间、人力管理里内事务。林提到,副都心住户普遍较年轻,注重社区美观及环境,联系多用line沟通,旧社区平均年龄较大,人情味较浓,用志工宣传里内事务成效较好。

民政局指出,今年上半年已拟订里编组实施计划、标准作业程序,持续开工作小组讨论会议及教育训练,预计今年下半年办地方说明会、提报里编组调整方案,并送请议会审议。

民政局强调,将做整体性评估,考量各区居住型态及城乡发展情形,以人口数、户口数、面积大小、人口密度级距等为评估依据,与地方沟通后,再调整里邻。

市议员周胜考表示,有的里在重划后人口暴增,有的里只有数百人,市府在审酌是否提高里邻长补助费时,也要思考大小里特性及挑战。

市议员黄淑君说,地方关注该自治条例能否赶上2026里长选举,牵动层面多,主张江翠重划区等应画分成一个里,毕竟新兴社区和传统聚落需求不同,市府要合理分配资源。

市议员黄永昌更要求民政局在3个月内完成地方说明会,林耀长回应,要3个月内完成有难度,希望赶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将草案送进议会审议。